中国银行作为国有大行,积极响应中央号召,率先发布银行业首个长三角一体化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三年来,中国银行见证并深度参与长三角区域从基础设施到高水平开放,从产业集群到创新协同的发展变化,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以优质金融服务为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更添澎湃动力。
闻令而动 奋勇争先
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宣布后,中国银行勇立排头,在机制建设、机构布局、资源投入等方面聚集团之力,全力支持区域发展。
战略层面,由董事长亲任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协调委员会主席,协调集团整体资源,推动长三角各项金融服务举措落地。执行层面,由上海人民币交易业务总部牵头,长三角区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宁波、苏州6家分行及5家综合经营公司共建区域联席会议机制,共同商定阶段工作重点,协调解决难点问题。
中行加快推进长三角区域综合经营公司和相关专业机构布局。三年内,中国银行金融科技公司正式落户上海;参股国内首家中外合资理财公司——汇华理财有限公司成立;中银投标得新片区西岛1-1号地块拟建临港中银大厦。依托上海分行,成立长三角创新基地和长三角金融研究院,大幅提升区域创新和研究力量。2020年10月,中国银行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机构揭牌,首批在三地同时获准设立分支机构;作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首批合作银行,在园区科技贷、专利权抵质押、海内外债券发行等方面推出创新产品和升级服务;成立虹桥商务区支行,并跨区域组建“一核两带”14城一体化服务联盟。
中国银行组成智囊团,积极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献计献策。2021年,国家关于支持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相关政策发布后,中国银行均在同业中率先响应,并公布行动计划,将以新发展理念服务引领区、示范区高质量建设,依托“一体两翼”战略发展格局,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中实现更大作为。
协同创新 共担未来
长三角区域作为中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行区,承担着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封锁、推动产业创新上战略先手棋的重任。中行围绕这一任务,致力服务于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科技创新型企业的风险特性给传统银行经营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中国银行以综合化服务巧解难题,创新投贷联动、选择权贷款、知识产权抵质押融资等产品和服务为长三角科创企业成长赋能。2019年,目标总规模300亿人民币的长三角中银资本股权投资基金在新片区设立,截至目前已通过投决参与联盛科技、蜂巢能源等10个直投项目,合计拟投资金额超过20亿元。除此之外,还有多个“商行+投行”专项基金在区域内落户,包括:中银资产与相城金控、苏州国发联合设立的中鑫国发(苏州)债转股基金;中银资产在苏州设立的中鑫元禾基金;中银证券投资与江苏省分行联合设立的无锡惠山基金等等。
商行也在积极行动。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分行特设科创金融中心或专属团队,强化资源调度和产品设计;在园区、科技资源集聚地,建成具有科创企业服务优势的科创特色分支行,提升线下科技企业服务水平;连续推出“选择权贷款”“中银知贷通”“中银高企贷”等系列产品。中行江苏分行提供金融服务的高企、高企培育库企业及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达到14700家,授信额超过1100亿元。
2021年,中国银行又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试推“惠如愿·知惠贷”普惠金融知识产权服务方案,目前吴江、青浦、嘉善三地均已实现知识产权抵质押贷款破冰。
服务全球 拥抱变革
第四届进博会即将召开,作为“双奥银行”和进博会 “唯一”战略合作伙伴,中行正以勤勉和执着绽放最饱满的热情,用专业和创新呈现最优质服务。中行已连续服务四届进博会,江浙沪皖四省市分行积极为长三角企业在进博会上搭建跨境合作撮合平台,每年都有上千家企业受益于中行提供的全球化增值服务。
中国银行在长三角区域依托集团全球化、综合化优势,凭借在跨境业务领域的丰富经验,持续在跨境服务、新型贸易、个人金融等多领域打造中行特色服务品牌,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2021年5月,外汇管理局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保单融资应用场景成功上线运行。系统运行首日,在外汇管理局指导下,中行江苏、浙江分行即紧密配合中国信保实现业务首发,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提升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贡献金融力量。
9月“南向通”上线首日,中国银行通过“南向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模式踊跃参与境外债券市场投资,成功与多家境外做市商叙做“南向通”首批交易,并积极协助中银香港作为“南向通”报价商在境内开展业务营销。
宁波分行对接海外人才创业创新工作全面提速,推出面向海外高端创业人才的“海高贷”,享受普惠利率,担保方式多样,信用贷款额度最高1000万元,综合授信额度可达2000万元。
便捷民生 绿色发展
三年来,长三角一体化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五大服务体系”建设已结出硕果。
在互联互通方面,中行全力支持长三角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为沪苏湖、连盐、徐宿淮盐、等高速铁路、南沿江城际铁路等提供信贷支持。推动区域内交通一体化服务升级,通过中国银行“12306铁路e卡通”、一站式ETC、无感停车、公交扫码支付等产品,服务区域居民便捷出行。
在绿色开放方面,中行坚持环保标准,全面发力长三角绿色基金、绿色债券及其他绿色信贷项目。2021年,中国银行作为主承协助宝钢股份成功发行上海地区首单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作为主承为浦银金租成功发行绿色金融债;作为主承协助上汽财务成功发行首期绿色个人汽车抵押贷款资产支持证券。中银国际证券与绿色金融独立研究和数据服务机构、中证指数公司合作发布中证中银证券300ESG指数,提升了中银集团绿色金融服务的社会影响力。
在数字科创方面,实现金融服务数字化,为企业提供智能化、便捷化、专业化的一站式线上交易,使个人客户畅享“长三角舒适生活圈”,实现示范区数字货币跨区域一体化运用。在幸福健康方面,中行为长三角地区客户提供专业养老金管理、员工激励计划、保险保障产品等综合化服务,与政府和社会各届共同推进长三角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创新服务模式,发展普惠金融,服务中小企业。在要素协同方面,中国银行发挥专业优势,深度参与货币市场、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服务市场融通与要素市场国际化。
风起长三角,共创大未来。中国银行将“借此好风”为长三角三省一市实体经济腾飞提供更优质金融服务,主动融入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以全球化、综合化特色优势支持区域迈向更美好未来。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