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视频               融播报       |       舆情智库            房产        
江苏粮食:“品种+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2021-10-15 09:59:08来源:新华日报编辑:杨心怡责编:周经韬

  原标题:种好粮 卖好价 稳市场 增收益 江苏粮食:“品种+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江苏粮食:“品种+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江苏粮食:“品种+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江苏粮食:“品种+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江苏粮食:“品种+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江苏粮食:“品种+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江苏粮食:“品种+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所在周是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2021年粮食安全周的主题是“发展粮食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深入贯彻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立足粮食生产大省、流通大省、消费大省的实际,以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着力深化改革、推进转型发展,努力构建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促进增收增效,确保市场供应;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粮食产业整体呈现经济总量持续增长、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良好势头。

  优质品种优价收购,助力农民增收

  临近秋收,总部位于南京市六合区的南京远望富硒农产品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汪长乐开始忙碌起来。这是一家实现从种子、肥料、仓储、加工到流通等环节全产业链化的农业龙头企业,订单收购的种植面积近5万亩,年加工量近7万吨,大米产品主要销往广东、福建、浙江和南京本地。

  “进入10月,六合区的1万多亩籼稻已经开始收获。”汪长乐说,企业特别注重优质优价,即将收购的籼稻是企业指定的优质品种,米质与泰国香米相似,收购价格达到每500克1.45元,而一般籼稻的市场价只有1.25元。“至于粳稻,公司指定的品种是南粳系列,去年每500克的收购价达1.55元,比市场价高出两毛。”他说,对优质品种实行优价收购,对农民调整种植品种能起到直接的引导作用。

  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负责人说,近年来,江苏省注重选育优良“苏米”品种,规范栽种技术规程,制定产品质量标准,加大优良食味水稻新品种培育与推广。江苏省农科院等省内高校院所培育的南粳46、南粳5055和南粳9108等优良品种均被列为江苏省主推品种,促进了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提升。至2020年末,全省优良食味稻米种植面积1200万亩以上,同比年增长10%以上,3年稻麦优质品率增长30%以上。3年示范县(企业)优价收购优质粮食194万吨,全省市场化收购粮食1560万吨,助农增收10亿元。近3年稻米年均销往省外量达500万吨以上。

  品牌效益显著,市场占有率提升

  “粗略算来,我们集团带动了全产业1万多名农民实现增收。”江苏射阳大米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徐苏阳介绍,射阳是全省产粮大县,集团是县政府直属的国有企业,流转了5万亩耕地种粮,此外有20万亩左右的订单收购种植面积,集团具备年加工5万吨稻谷的产能,并在全县东西南北建设了粮库,总仓容高达40万吨。

  “我们是首批‘水韵苏米’核心企业之一,这几年充分感受到品牌带来的巨大效益。”徐苏阳说,集团种植和订单收购的稻米,是优质品种南粳9108,订单收购的价格每500克比市场收购价高出0.1元左右,还在自身流转的土地上试行有机种植,种植品种是南粳46,由于品种优良,加上“水韵苏米”和地理标志产品“射阳大米”两大品牌的加持,产品畅销长三角地区,在上海市场上,射阳大米有口皆碑。“我们的产品是成系列的。”他说,高端产品是有机种植的稻米,每500克售价15元,其中一款定制产品每500克卖到50元;稻鸭共作田块产出的大米,每500克售价10元;中端产品要求进行绿色种植,每500克售价5.5元,这部分大米占六成左右,由于产品安全性高、口感好、价格适中,风靡上海市场。

  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负责人说,近年来,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突出“苏米”品牌,提升核心价值,重点培育“水韵苏米”省域公共品牌,编制国内首个省域全产业链性质的“苏米”团体标准。到目前为止,培育“苏米”核心企业50家、“中国好粮油”产品13个、“江苏好粮油”产品70个、“江苏好粮油样板店”50个和一批“好稻种+好生态”的“苏米”示范基地。50家“苏米”核心企业自有基地179.5万亩、订单基地231.2万亩,2020年销售突破157.8亿元,利润总额达4.7亿元,“苏米”知名度、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射阳大米”品牌价值已达240多亿元,每年助农增收3000多万元。宝粮集团三年签订优质稻麦15.2万亩订单,收购优质稻麦20万吨,助农增收亿元以上。2020年“水韵苏米”荣获第十届中国粮油榜中国粮油影响力公共品牌,3个“苏米”核心产品入选“江苏精品”。江苏大米“放心、好吃、营养”的品牌影响力、社会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在不断提升。

  杜绝“卖粮难”,夯实粮食安全基础

  溧阳市粮食购销有限公司总经理任旭东最近正和同事们一起准备2021年的秋粮收购工作。作为“苏南粮仓”之一,溧阳的粮食种植面积一直保持稳定。为了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近年来,溧阳新建了13万吨仓容,分成9个仓容区,方便农民就近卖粮。

  “仓容的增加有效杜绝了农民卖粮难问题。”任旭东说,公司在完成储备粮收购任务的前提下,还进行自营收购。今年夏粮收购季节,因天气原因,溧阳的不少麦子卫生指标不合格,但公司仍将这部分麦子作为饲料用粮收购,以每500克1.2元的价格收了近2万吨,至于合格的麦子,每500克的收购价高达1.28元,比最低收购价高出0.16元。“在粮食价格低迷、有可能出现谷贱伤农时,国有企业挺身而出,不仅是一种担当,还能起到引导市场走向的作用。”任旭东说。事实也正是这样,国有企业出台收购价格后,市场粮价应声而起,有效地保护了种粮农民利益。“这5年来,我们在收储粮食时没有出现一起投诉。”

  事实上,国有粮库和粮企收储粮食,不仅稳定了粮食市场,而且成为粮食安全的“定盘星”。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负责人说,国有企业与各类市场主体有效互补,使得粮食安全水平和保障能力更加稳固。在国家组织的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中,江苏省4次获评全优、名次不断提升,2020年排名全国第一。2020年,全省人均粮食占有量443公斤,自给率达105%,人均粮食占有量近5年年均增长0.55%,供需平衡有余。“这些年来,我省粮食储备量充足,有效保障了粮食安全。”

  牵手两方市场,实现多方共赢

  说到江苏粮油商品交易市场,很多人会以为是一家批发兼零售的实体市场,其实不是的。位于南京市中山北路的这家市场,里面并没有一粒稻子或麦子,然而,每年的粮食交易量却高达800多万吨,2020年成交额超过190亿元。

  市场负责人杨善彤介绍说,江苏粮油商品交易市场的业务职责主要是四个方面:一是为全省的国家政策性粮油、地方储备粮以及各类社会粮源交易提供一个公平、透明、高效、竞争的交易平台;二是投资控股5个粮食储备库,运营管理22万吨省级储备粮,承担全省应急保供的第一抓手职责;三是围绕行业科技创新,与高校、科研院所和重点粮食企业合作,搭建“苏粮硅谷”平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四是发挥社会效益功能,打造科普基地和实践基地。

  “我们这个平台,实际上承担起宏观调控粮食市场、稳定全省粮价的作用。”杨善彤说,俗话说,谷贱伤农、米贵伤民,粮食价格稳定,对经济社会的意义是十分巨大的。当粮价下降时,粮油市场就按兵不动,不再向市场投放粮食;当粮价出现明显上涨趋势时,粮油市场就向市场投放足够的粮食,起到平抑粮价的作用。“防止粮价大起大落,才能有效保持农民利益。我们市场努力在保护农民利益和助力乡村振兴上起到应有的作用,同时也让多方实现共赢。”

  平台一手牵起两方市场:买方和卖方。买方是粮食加工、饲料加工和粮食贸易企业,卖方是需要正常轮换储备粮的各地粮库和种粮大户。为防止暗箱操作滋生腐败,竞拍前和竞拍时,买卖双方是不见面也不知情的。平台还设置了完善的机制,以防止粮食出库交割时因出库时间、粮食质量等出现纠纷。2020年,平台在线上判处买方违约40笔、终止合同3笔,线下协调200多起,让买卖双方心服口服。

  目前江苏粮油商品交易市场依托的国家电子交易平台共享会员4万多个,其中通过江苏交易市场注册的会员达3500多个,涵盖了贸易、加工、收储、种粮大户、粮食经纪人等各类粮食从业主体,已在各设区市建成13个分市场,同时建设兴化稻米和徐州玉米两个特色分中心,推动工作触角向县(市)延伸,吸引不同性质、不同品种粮源进场交易。

  市场所属的直属粮库,起到了直接助力农民增收的作用。在这家粮油交易市场的智能化远程监管平台上,能监测到5家直属粮库的实时粮情,每个仓库的储粮温度可实时呈现,有效杜绝了储粮受损现象。在粮食收储季节,交易市场能在南京监控粮库工作人员是否规范作业、是否为售粮农民提供贴心的服务。5家直属粮库38万吨的总仓容,直接为当地农民服务,早几年仓容紧张,直属粮库敞开收购,有效缓解了农民卖粮难问题,至于收购价格,则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完全杜绝了“打白条”和克扣斤两的行为。随着该市场与南京财经大学共同打造的“苏粮硅谷”平台进一步完善,在大数据、智能化、物联网等方面将为江苏粮食行业提供更强大的科技支撑,更好地发挥为农民服务、为市民服务的作用。(新华日报 作者 李德 甘正新 朱新法)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