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视频               融播报              房产        
《雨花台——信仰的力量》在京上演赢得专家称赞
2021-04-29 10:07:20来源:新华日报编辑:罗毅责编:周经韬

  原标题:《雨花台——信仰的力量》在京上演赢得专家称赞 ——由心而发的精神传唱

《雨花台——信仰的力量》在京上演赢得专家称赞

《雨花台——信仰的力量》演出剧照。 (国家大剧院供图)

《雨花台——信仰的力量》在京上演赢得专家称赞

新华日报 记者 顾星欣

  4月23日晚,由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合唱团和南京市歌舞剧院联合出演的大型交响组歌《雨花台——信仰的力量》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上演,4月24日,“雨花英烈精神”主题文艺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专家纷纷给予这部作品以高度评价,认为这部组歌气势恢宏、动人心魄,是一部感情真挚、艺术成功的作品,具有丰沛的感染力。就如何更好地围绕雨花英烈主题进行艺术创作,专家纷纷给出自己的思考与建议。

  《雨花台——信仰的力量》是南京市委宣传部围绕庆祝建党百年组织的一项重大主题创作。当天的座谈会上,作为该作品主创,著名作曲家、原总政歌舞团团长印青,著名词作家、原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团长王晓岭,原南京军区前线文工团团长应志琪介绍了该剧的相关情况和创作背景。

  “我们的创作是由心而发。”从南京走出的著名作曲家印青介绍创作经历时说,自己对雨花台非常熟悉,曾多次去过,雨花台这个题材非常打动自己。去年他又到雨花台去了一次,“原来,在雨花台留下姓名的烈士就有1519名,无名烈士则更多,让我十分震撼。”感动之余,印青诞生了一个想法,《雨花台——信仰的力量》这部作品里应该有一首歌是献给无名烈士的。“通过这部作品,我们想传递出这样的精神:中华民族奔在民族复兴的大道上脚步不停歇,我们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信仰永不忘怀。”

  “一个地方的红色文化资源,需要优秀的文艺作品去传唱它。我们要用好用活雨花台这个红色资源,把它转化为优秀的艺术品,让它帮助人民推动历史的前进。”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原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用大气磅礴、意境深远来形容《雨花台——信仰的力量》这部作品,他认为,“这部作品通过不断打磨,完全有条件成为新时代从高原迈上高峰的作品,成为一个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好作品。”

  当前,如何避免同一题材惯常出现的概念化、同质化倾向?这台组歌可以说是一个拓新和突破。中国文联音乐艺术中心主任、中国音协副秘书长熊纬认为,大型交响组歌《雨花台——信仰的力量》是一台主题突出、意义深远、感人肺腑而独具特色的党史学习教育课,在当前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显得特别有意义,让人深受教育、深受启迪,也深受感动。“这台组歌中,作者们带着今天的思考,为明天来写昨天的故事。”在他看来,这部作品紧紧抓住了革命情、兄妹情和夫妻情这些重要的情感线,通过人之常情来抒发家国情怀,使观众对立起来的人物、事件更加可信,更加敬佩。

  舞台上,通过创新设立的无名英烈和烈士陵园讲解员的“跨时空对话”,《雨花台——信仰的力量》构成历史和当下交替进行的组歌歌曲布局。《人民音乐》主编、著名乐评人金兆钧指出,通过组歌的手段,可以营造出一个可信的动人时空。特别是这部剧引入当代青年追寻历史、与先烈们的对话,这也是类似创作中的创新之举。

  音乐是纯粹的心与心之间的交流,更能够连接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在《音乐周报》原副总编辑、音乐评论人陈志音看来,情感的丰美、真实、自然和生动,是《雨花台——信仰的力量》这部作品最大的特色。她连连发出惊叹,“多位民族歌剧的男一号、女一号陆续上台,在其中就唱一首歌曲,演出的豪华阵容有点太让人意外了。”她的感受是,这部作品里很多唱段是非常戏剧化的,在高度、深度、广度、角度上都有了新突破。

  现场,音乐评论人伦兵讲起了一个细节:“昨天看完演出从剧场走出来时,听到身旁观众都在议论,觉得这部作品非常感人,旋律非常好听、朗朗上口,甚至有些人已能够哼出几段旋律,这对一部原创作品而言是相当不容易的。”伦兵说,“从音乐里、从演出里听出看到创作者的真情流露,他们确确实实是全身心投入,让人很钦佩。能够让普通老百姓接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成果。”

  中国著名电视文艺策划人、词作家朱海说,在建党100周年时,革命圣地雨花台有了自己的“声音”,这值得祝贺。“我一开始不明白为什么有‘无名烈士’这个人物,最后我发现这个人物其实是词作者王晓岭先生用灵魂在跟观众对话。这个人物角色是雨花台的魂,这个人既代表个人,也代表那一代人。”朱海建议,可以将《雨花台——信仰的力量》置于雨花台的实景演出,在苍翠的松柏间、在历史的台阶上、在铺满雨花石绚烂的生命当中穿行,当交响乐响起来时,会更加让人感受到百年历史的重量。“这部作品从雨花台出发,会走得很远,而且一定会走下去。”

  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主席宋小明注意到,该作品的歌词中,有一些就是烈士原话谱成的歌,比如烈士书信等,虽然文白夹杂,但是还原了历史的风貌,让作品更加有可信度。在他看来,“雨花台是英雄冢、是群英谱、是纪念碑。”这部作品中既有歌颂亲情、友情、爱情的歌曲,更多的是歌颂党情的歌曲——党情,即无数人对共产党的情感。

  “打通主题创作走进观众心灵的最后一公里”,这是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理论与批评工作部副主任、国家一级编剧朱小松形容《雨花台——信仰的力量》之所以成功的原因。作为一部主旋律作品,这部组歌不是一直仰视英雄,也有平视他们的一面。更让人赞赏的,是舞台上将一些动人的英烈故事串联在一起,让观众可以身临其境,成了故事的目击证人,和演员一起读烈士史砚芬牺牲时的诀别信,一起看丁香跟阿乐的相爱分离,一起抚摸着郭纲琳绣的翱翔大雁……

  座谈会上,专家也纷纷对于这部作品进一步打磨、提升提出了各自的建议。南京市文投集团副总经理、南京市演艺集团党委书记瞿峰表示,希望将这个作品进一步打磨好、推广好,让它更加深入人心,把雨花英烈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传承好、发扬好。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