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吴鸿山街道:机制探索开新路 “两在两同”见实效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1-10-27 14:49:52

  国际在线江苏频道消息:“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开展以来,无锡市新吴区鸿山街道后中村党总支书记何军、副书记周晨带领党总支一班人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有事好商量”等,探索出“1+6+N”工作法,即1个议事平台、6步议事法(集、访、议、决、监、评)、N项民生议题。

  后中村党总支充分发挥群众在基层治理中的主体性,积极搭建“言鸿堂”议事平台,推行“一核领导、多会议商、共治共享”的村级治理新模式,努力实现村事民议、村事民商和民事民办,探索一条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路子。

  后中村党总支建好议事队伍,将优秀的党员、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退休教师和致富带头人等非村“两委”成员的人员吸收到协商议事队伍中来,为协商议事和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无锡新吴鸿山街道:机制探索开新路 “两在两同”见实效_fororder_图片1_副本

协商议事会

  “集”是广开言路,拓宽民情反映渠道。后中村采取“常规+应急”的方式,开展议题征集工作,针对个性区域问题和共性公共问题采取常规征集方式,包括定期组织党员志愿者下村走访问卷调查、5处线下议题征集点和微需求信箱投递等。针对突发重大问题,征集平台特别开设了应急征集通道,经过3名村民议事长联合提名的议题可以被优先讨论,切实反映村民群众的“急难愁盼”。

  “访”是深入群众,密切联系民生诉求。后中村积极推动议事“四访四通”工作,与街道携手积极推动议事互联平台建设,各级组织部门上下联动和左右协同,推动协商议事与视察调研、提案办理和反映民情等工作紧密结合,做到足不出户知民意。

  “议”是集思广益,深度开展协商讨论。“言鸿堂”秉持“哪里有议题,哪里就是议场”的组织理念,丰富协商形式,针对不同民生问题,灵活开设多处议事平台,通过广泛开展会议室协商、企业协商、广场协商和网络协商,实现线上线下结合、场内场外互动。

无锡新吴鸿山街道:机制探索开新路 “两在两同”见实效_fororder_图片2_副本

志愿者上门征求民意

  “决”是群策群力,科学提高决策效率。“河水发黑发臭”“河岸失修存在安全隐患”……接到群众反馈后,村委第一时间召开河道治理议事会,针对河道淤堵和河岸失修问题商议决策,制定了700米河道清淤计划,目前已完成清淤土方约5000立方米,机械整坡3000平方米,绿化栽种300棵,河道清淤、水体治理和河岸整治齐上阵,下田桥河、北省滩河彻底变了样。为实现长效管理,后中村二次召集村民代表商议今后的管理措施,“河道护卫队”应运而生。各河道长牵头与志愿者们一起每周巡河,河道保洁和河岸保洁随叫随到,村民还可以通过网格互联实时反映河道情况,党群携手共同谱写美丽乡村新篇章。

  “监”是群众监督,广纳箴言确保落实。后中村采用“双线条”监督法,确保党群同心共同推进民生议事落到实处。每一位市民朋友都有权在村委办事大厅和网上政务平台设立督查反馈渠道,由村委与建设利益相关方共同回应反馈问题。后中村坚持做到“三公开”,对涉及到的财务支出、投招标情况和建设工期进度等及时在村务栏内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评”是民主评议,总结不足促成长效。每项议题实施结束后,“言鸿堂”监督委员都会及时组织开展“我评我议大课堂”,召集提议人员、议事代表和利益相关方组建座谈会,发放满意度调查表,摸清实施效果、不断总结经验。

  在后中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中,还有一面“言鸿堂”议事评比墙,对于已经落地的议事项目,广邀群众进行打分,以数量化方式评选出“年度最佳事项”,对于推动该事项落地的村民代表、监督议题人员进行表彰,推动“言鸿堂”议事平台行稳致远。

  “1+6+N”工作法实施以来,后中村共开展议事活动20场,解决民生问题7项,形成议题搜集、实地调研、集中议事、决策部署、民主监督和反馈回访的六部工作闭环流程,使群众的“问题清单”转变为政府的“行动清单”。(文/图 泓珊萱)

编辑:杨心怡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