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扛起“第一担当” 做强“第一产业” 泰州擦亮中国医药城金字招牌
刚刚召开的泰州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对“医药高新区(高港区)”提出新定位:重点做强医药产业和临港经济,用好人民海军诞生地红色资源,打造拥江亲水、产业繁荣、宜居宜业的活力新城。近日,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党工委、管委会、纪工委和党政部门集中揭牌,标志着高新区(高港区)“两高”融合发展和中国医药城核心区建设掀开了崭新一页。
“我们要把医药高新区(高港区)放到全国生物医药园区和泰州新城中心建设中去考量,奋力打造地标产业、城市标识、精神家园,锚定打造全国领先的医药地标产业和未来泰州的城市窗口,以鲜明的产业名片和崭新的城市形象,擦亮中国医药城金字招牌。”泰州医药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高港区委书记叶冬华提出,要锚定“打造更具向心力、更具竞争力、更具辨识度的改革先行区、创新活力区、发展引领区和幸福示范区”,力争到2025年,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00家,成为长三角地区具有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主导产业加速迈向中高端,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5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30亿元、医药产业规模突破2500亿元。
产业化发力,跻身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前10强
9月16日、17日、18日,北京义翘神州科技股份公司、阿斯利康药业(中国)公司、南京卡文迪许生物工程技术公司相继与中国医药城签署项目落户协议。
阿斯利康泰州生产基地自2012年落户以来,已累计投资3亿美元,是阿斯利康在华单体投资最大的项目。自2014年9月投产以来,累计产值133亿元。新药项目将增资2700万美元新建生产线,2023年竣工投产后将满足国内及部分欧洲市场需求。
“大项目好项目频频落户,这既是企业对‘两高’的一份信任,更是一份重托。”叶冬华说。近年来,省委对泰州提出“全力打造崛起中部的产业增长极”,泰州市委、市政府也作出了“举全市之力建设中国医药城”的重大决策。目前,泰州市已经出台支持医药高新区(高港区)率先发展的一揽子政策意见,并成立了中国医药城建设发展委员会,为中国医药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内部机制和发展空间。
作为泰州医药产业核心板块,医药高新区(高港区)紧紧围绕“中国第一、世界有名”的目标定位,立足核心区战略定位,坚定扛起医药“第一产业”的“第一担当”。最新数据显示,“两区”产业链与创新链“双向融合”跑出加速度,医药产业规模达千亿级;创成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省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发展区,跻身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前10强。
资本化助力,诞生一批批“第一”“唯一”
随着“金迪克”前不久正式在上交所科创板鸣锣上市,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本土上市企业达4家。据泰州医药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高港区区长、泰州医药园区党工委书记孙宏建介绍,泰州是全国首家获批综合性金融改革地区,与各类金融资本合作广泛,在全国首家试点外汇资本项下兑换便利化,设立了15亿元的医药健康产业引导基金,形成创业期政府资助、成长期科技信贷支持、成熟期股权直接融资、扩张期上市培育的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支撑体系。预计未来3年,中国医药城上市企业数将增长至15家。
打造资本市场“泰州医药高新板块”,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将生物医药企业作为重点,亚虹医药、瑞科生物等20多家企业被列为“重点培养对象”,形成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和“新三板”等场外市场多层次发展的格局。
资本逐鹿的背后,是中国医药城用多项国内外“第一”“唯一”不断刷新医药产业的领先地位。当前,泰州医药园区已发展成为全国疫苗企业集聚度最高的产业园区,拥有各类疫苗产品近50个。
尝到科技创新“甜头”的泰州医药企业,纷纷加大技术研发改造的力度。位于口岸街道的江苏凯威药用包装公司,近年来先后投资1亿多元从德国引进5条国际先进的压延、复合材料生产线,实现了从配料、生产、包装全程自动化控制,销售增幅每年都超过20%,市场占有率居同行业第一。孙宏建表示,下一步,中国医药城将致力在前沿技术、共性技术和“卡脖子”技术上实现新突破,不断强链、延链、补链,增强产业集群综合实力,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
国际化协力,打造全球医药产业“风向标”
以“聚焦产业前沿,推进创新发展”为主题的第十二届中国(泰州)国际医药博览会,将于10月23日至10月25日在泰州举行,努力打造“线上+线下”高品质高层次健康产业国际交流合作平台。
经过12年的专业积淀,泰州医博会正成为全球医药产业发展的“风向标”,中国医药城正成为医药产业集聚的“新地标”,走出了一条以集聚高端人才、引进高端成果、落户高端企业、发展高端产业的科学发展之路,在推动“健康中国”以及“互联网+医疗”、产品研发、医疗改革和国际合作等方面起到重大作用。
阿斯利康、武田制药……目前,中国医药城已集聚国内外70多家知名大学和医药研发机构,2000多项“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医药创新成果成功申报,4000多名高层次人才加盟创业。(新华日报 记者 周建平 赵晓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