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建成运营全国首家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
来源:新华日报  |  2021-08-11 09:49:01

  原标题:建成运营全国首家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 南通:大数据发力,市域治理心中有“数”

  “这里是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如皋焦港闸现在什么潮位?”“长江正在落潮,堤防一切正常。”……7月23日,台风“烟花”过境前夕,南通举行防汛防台联动指挥综合演练,随机抽查重点闸站。大屏幕立即呈现实时视频,情况一目了然。南通市水利局负责人感慨:“相比到现场查看,效率高多了!”

  2020年6月,南通建成全国首家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创建的“大数据+指挥中心+综合行政执法”模式获中央依法治国办通报表扬;“一个平台管监管”得到国务院督查组肯定;危化品全流程监管创新应用获全国“数字政府管理创新奖”。“指挥中心已成为南通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的‘城市大脑’和‘智慧中枢’。”南通市委书记王晖介绍,南通将坚持实战实用实效、为民便民惠民、共建共治共享,建构系统完备、运行高效、富有特色的市域治理制度体系,努力建成首批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

  打破信息孤岛 海量数据建构“最强大脑”

  7月27日晚9点,南通市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大厅灯火通明,“U”形大屏幕上,闪烁更新着一张总体态势图和16张专题图,一屏统览全市交通运行、公共安全、环境污染等情况,科技感十足。

  屏幕上每一点细微变化,都意味着海量的数据归集。工作人员介绍,指挥中心整合网格化、12345、数字城管和大数据管理等平台,汇聚了全市65家市级部门及垂管单位、10个县(市)区的政务及民生大数据,累计入库数据量260亿条,并通过“雪亮工程”和部门业务监控获取21万路视频资源,日交换数据量4亿条。

  “建设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既是南通的主动探索,也是中央和省委的命题作文。”南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单晓鸣介绍,2020年5月,中央政法委将南通列为首批“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上,省委书记娄勤俭明确要求南通“强化市域治理,扎实开展市域治理现代化试点,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积累经验、提供支撑”。

  数据,是信息社会的“石油”,也是“城市大脑”的“细胞”。但普遍存在的情况是,大量数据存储于不同单位、不同部门、不同系统甚至不同网络环境中,如同沉睡在一个个“信息孤岛”,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打破数据壁垒,南通创新机制,出台《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确保市域数据全量归集、动态更新。”南通市委副秘书长、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党委书记李学义介绍,在南通,数据归集是原则,不归集是例外。依托坚实数据底座,该市同步建设1个市级、10个县级、96个镇级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全面建成一体运行、纵横贯通、动态可视的三级联动指挥体系,形成数据共享、智能搜索、统一监管、监测预警、分析研判、联动指挥、行政问效等7项核心功能。

  锻造“火眼金睛” 变“堵漏洞”为“查风险”

  不久前,南通市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发现,一些危化品车辆经常驻留在启东某建材厂。执法部门现场核查,查实企业存在非法存储、非法分装危化品行为,拆掉了隐藏的“定时炸弹”。

  危化品监管,从生产到处置涉及9个部门,“九龙治水,各管一段”,造成信息共享难、问题发现难、协同处置难。“过去通过网格员摸排,很难发现废弃仓库里存放的危化品。”南通市大数据管理局数据归集运用处工程师黄海舟说,指挥中心将9个部门、3个化工园区以及18个业务系统的危化品监管数据全量汇聚,对全市4000余家危化品企业的生产、使用、经营、运输、存储、废弃物处置实行全程跟踪预警,先后发出2.6万条预警,发现危化品安全隐患815起,刑事立案8起,行政拘留7人,查扣车辆41车次、责令停产停业22起。

  海量数据+分析模型,为市域治理锻造“火眼金睛”。从前对群租房整治,主要依靠群众举报、入户排查等手段,精准度低、时效性差、覆盖率少。现在,南通围绕警情、水电气、健康码、12345、寄递物流等9个维度,汇聚整合9000余万条数据,创新推出“群租房智能管理系统”。上半年,共产生预警线索1962条,其中用电数据和警情数据准确率高达99%以上。

  市域治理变被动“堵漏洞”为主动“查风险”,南通直面热点难点,创建了沿江沿海大保护、自然资源动态监测、扬尘治理等一批创新应用,已累计投入使用100多个预警项,发出各类预警信息9万余条。

  遭遇突发情况,治理中心立即变身“战时指挥部”。4月30日晚,南通遭受突发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袭击,不到5分钟,指挥中心就收到来自如东的灾情报告,进入战时指挥状态,联动县、镇指挥中心,对重点部门下达应急处置指令。第二天凌晨2时许,即向市委市政府提交全市受灾情况统计。至中午11点,12345平台共接到房屋倒塌、树木倒伏等热线1833条,均第一时间通知相关部门处置。

  放大“数字红利” 治理效能化为发展动能

  6月19日,南通市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发出预警:经过两期图像比对,海门街道某企业发生明显变化,疑似存在违章建筑。执法人员现场核实,企业正翻修屋顶,搭建的彩钢超出原有面积,当场责令整改。

  “高空摄像头实时传输画面,如果出现工程车辆、脚手架等,系统会自动预警。”李学义介绍,作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南通新机场规划年客运量4000万人次。2020年底,南通为新机场场址划定140平方公里保护范围。指挥中心综合运用“卫星影像比对+视频实时监控+无人机巡查”等技术手段,建立智慧管控系统,累计发现疑似违建线索225条,开展现场核查交办64次,拆除新增违建10余处。

  “城市大脑”的强大治理效能,正转化为助力发展的澎湃动能。李学义打开手机里的重大项目管理系统,点击“中天绿色精品钢”,60多公里外项目建设的实时景象立即显示在屏幕上。“全市所有省市重点项目全部纳入管理系统,不仅可以随时看现场,还能动态掌握审批、建设等全过程。”从一手数据中研究问题、发现规律。一年多来,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围绕经济运行、营商环境、公众诉求等热点,撰写分析研判报告20余篇,10次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数字红利”,全民共享。南通将65个部门和单位的78条热线整合至12345,实现“一个号码管受理”,联动平台实行“首接负责制、指定负责制和兜底负责制”,全程跟踪督办异常指标,日均汇聚各类信息1万余件,事件办结率达99%。

  “市域治理现代化,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认同不认同’作为检验标尺,不断完善机制、创新方式,提升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王晖说,南通将持续放大市域治理指挥平台功能优势,汇聚数据资源优势、深挖数据价值、拓宽应用领域,加快完善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体系,打造市域治理现代化全国样板。(新华日报 记者 徐超 陈明)

编辑:陈小雨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