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存量盘活,生态修复,耕地保护——江苏这样点“土”成“金”
6月25日,第31个全国土地日如约而至,2021年主题仍为“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食为政首,地为粮本,“十三五”期间,江苏亮出盘活存量土地、精准生态修复、严守耕地红线“三板斧”,锻造出解决土地保护、利用与治理的“金钥匙”。
节约集约,唤醒50万亩“沉睡”的土地
在宿迁市泗洪县西南岗片区的天岗湖乡,能看到这样一幅“奇观”:田里种的不是水稻或小麦,而是“长”着一排排湛蓝色的光伏面板,阳光一照,仿佛连绵浪涛波光粼粼。不远处,天岗湖湖面连片的光伏矩阵下,绿油油的“水上牧场”美不胜收。
不种庄稼搞光伏为哪般?泗洪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周挺拿出了一张2016年该地区的卫星遥感地图,“图上颜色深浅不一,能看出我们西南岗地区多以丘陵岗坡为主,土地不平整,湖泊滩涂较多,岗湖相间,不利于耕种。”因此,原先大片土地处于闲置状态,水面也以渔民粗放式养殖为主。
丰富的未利用土地资源与良好的光照条件,让西南岗片区成为光伏发电的绝佳选址地。2017年以来,两期光伏领跑项目相继落户,当地还大力发展“渔光互补”“农光互补”“牧光互补”等“光伏+”项目,沉睡的土地苏醒了。
“除办公生活设施以及增压站等少量的建设用地挂牌出让外,其余全部占用未利用地进行布局建设。”周挺告诉记者。
泗洪县天岗湖乡乡长程文锦见证着土地的复苏与乡村的蜕变。“西南岗片区曾是江苏六大经济薄弱片区之一,如今在光伏产业的扶持下,村民增收致富,村集体收入也显著提高了。”程文锦介绍,目前村光伏项目年发电量可达13亿千瓦时,年实现税收一亿元以上,农牧业、渔业养殖年收入超一亿元。同时,该项目每年可节约标准煤5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28万吨,一条高质量的乡村振兴之路已然铺就。
在南京江北新区,国内现阶段建设规模最大、集成度最高的城市“地下城”施工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一边“上天”一边“入地”。江北新区中央商务区现场负责人张军介绍,地下空间由上而下分为商业大平层、停车交通大平层、市政综合管廊层、地下车库层、地铁通行层等共7层。“最深的地方达到了48米,相当于一栋18层的高楼向地下延伸。”
分层出让、集成开发建设,让江北新区在节地的同时兼顾规划的协调统一性。“传统地块开发,往往是立体分割,使每个地块成为一个个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的‘孤岛’。而通过集成开发建设地下空间,在规划设计阶段就打破壁垒,实现了集约化和互通性。”江北新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陈家祥说,这种模式,可为新区地上增加12.5万平方米的建设用地,为地下增加62.25万平方米的建设用地,综合节地率达到121%。
提升土地“含金量”,让“沉睡”的资产“活”起来。省自然资源厅开发利用处有关负责人列出了一组数据:“十三五”期间,全省通过产业更新、市场转让、闲置扩能、成片开发、综合整治等多种改造模式推动低效用地盘活利用,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超50万亩,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26%,建设用地地均GDP增长35%,建设用地土地供应“存量增量比”从3:7提高到6.5:3.5。自2018年“增存挂钩”实施以来,全省消化利用批而未供土地超40万亩,处置闲置土地5万余亩,每年均超额完成部下达的处置任务。
生态修复,让长江沿岸213个废弃矿山“披上绿装”
眼前是一片开阔壮观的绿色,长江浩荡东流,奔腾不息。新华日报记者在江苏沿江10公里废弃矿山治理启动最快的江阴长山、花山废弃矿山宕口修复现场,看到复绿整治后的山体新颜。
按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江阴市提出了“生态进、生产退,治理进、污染退,高端进、低端退”的“三进三退”保护长江战略,被自然资源部列为第二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全国典型案例。
“长江经济带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工程,获得了中央、地方资金极大支持。”江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陆勇介绍,其中中央专项资金984万元、长江沿线国土生态修复工程省级补助资金16260万元,总计17244万元。
长山坡面11万平方米,整个宕口28万平方米,生态恢复后,整个宕口、坡面被牧草、灌木、小乔木覆盖,成了江阴长江沿岸的景点。
江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地矿管理科肖峰介绍,长山、花山因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山采石,生态环境、景观遭到严重破坏,废弃宕口山体坡陡,地质灾害隐患凸显,经艰难施工,对山体坡面削坡,锚杆加固、挂网喷播,长山已是郁郁葱葱。
“这一片是以前的绿化施工断面,通过人工复绿,已长成类似原生态。采用先进的高次团粒喷播技术,后期再经过鸟、动物自然播种,以纯天然的方式复绿,形成自然更替。”肖峰说,花山项目对两侧边坡及顶部完成了喷播复绿,危岩体进行了锚杆加固,治理面积6.6万平方米。
截至目前,江阴21个沿长江10公里废弃矿山全面修复,治理面积111.9公顷,集中在江阴市长山、绮山、定山、寿山等山体,21个废弃露天矿山已全部通过省、市验收。
“江苏坚决贯彻长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在长江干流两岸10公里范围内深入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中央和省财政投入达8亿元,共完成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213个,治理面积达1073.56公顷,超国家下达任务92公顷。”省自然资源厅生态修复处负责人告诉记者,生态修复过程中,江苏还在全国首创出台《废弃露天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自然恢复工作指南》,总结出“自然恢复、生态工程、土地治理、景观再造”四种矿山生态修复模式,对落实“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方针,进行了有力的实践探索。
通过治理,昔日大面积裸露的“癞痢头”式废弃露天矿山重现绿色生机,消除了采矿形成的滑坡崩塌等灾害隐患,改善和美化了矿区环境,有效利用了一批矿山废弃地资源,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打造出独具江苏特色的矿山生态修复的“新名片”,为长江经济带绘就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画卷。
耕地保护,7745万亩耕地超额完成“小目标”
2021年3月,耕地保护督察整改省级警示约谈会召开,省自然资源厅通报了被约谈地区2019年耕地保护督察后续问题整改进展情况,提出对新增违法用地,特别是占用耕地、永久基本农田的,要坚决“零容忍”,决不允许边整边犯。
4月,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关于规范做好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项目涉及永久基本农田调整有关工作的通知》出台,明确不得以优化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优化产业发展空间为名,随意占用优质耕地,更不得借综合整治之名,随意调整占用永久基本农田……
江苏省国土面积10.72万平方公里,呈“一山两水七分田”,但全省人均耕地仅有0.86亩。因此,“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对于江苏来说尤为重要。“近年来,我们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耕地数量有保障、质量有提升,维护全省粮食安全。”江苏第31个全国土地日纪念大会上公布了一组亮眼数据:“十三五”期间全省落实耕地保有量7745万亩,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各类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约为63.4万亩,均按照“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的要求落实占补平衡,同期通过推进补充耕地项目建设,产生新增耕地92.84万亩。
保护耕地数量,更要提升耕地质量。在南通海安洋蛮河街道品建千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现场,一体化智能泵站、耕地质量监测站、生态拦截沟、沼液池等设备一应俱全。平整的农田上,农技人员正指导着农民培肥改良土壤。近年来,海安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上下功夫,耕地质量不断提升。2020年,海安耕地质量等级平均3.31,居于全省前列,55万亩小麦、水稻已连续十三年平均亩产过吨粮。
耕地保护成效显著,离不开江苏“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厅长刘聪介绍,近年来全省构建了具有江苏特色的“责任+激励、行政+市场”耕地保护机制和以绩效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建立各级补充耕地指标交易平台、自行协商、省级配给等方式相结合的省域内补充耕地指标跨市域易地调剂机制;健全“划、建、管、补、护”长效机制,构建了保护有力、建设有效、管理有序的特殊保护格局。
“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要做到耕地保护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刘聪说,下一步将按照“谁保护、谁受益”的原则,加大耕地保护补偿激励力度,逐步形成全省耕地保护补偿激励的制度体系。同时严把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审批关,依照“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的要求,落实全省耕地占补平衡。(新华日报 记者 丁蔚文 沈佳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