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打造弘扬大运河文化的传世之作——大运河文化发展论坛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建成开放活动侧记
6月15日,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华灯璀璨,与三湾生态湿地景观交相辉映。新华日报 记者 余萍 摄
6月16日,位于扬州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正式建成开放。同日,大运河文化发展论坛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隆重举行。在大运河原点城市扬州,举办大运河文化发展论坛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建成开放活动,为传承运河文明、讲好运河故事、传播运河文化、造福沿线人民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唐风古韵,气势恢弘,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设计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宛若一艘大船在运河上扬帆远航,乘风破浪。“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濒临古运河,唐代的扬州曾是仅次于长安、洛阳的中国第三大城市,因此我在设计时吸取了唐代建筑多元、开放、包容的精神,展现了大气质朴、飘逸舒展的唐风。”大运河文化发展论坛上,85岁的张锦秋院士如此阐释自己在设计中倾注的匠心和创意。
凡有运河处,尽向此中来。走进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内,“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因运而生——大运河街肆印象”2个基本陈列和“运河上的舟楫”“世界运河与运河城市”等9个专题展览,生动展现了中国大运河在国家治理、文化融合、对外交往、河工技术、交通运输等方面的智慧,令每一位参观者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我们用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的展陈方式,来展现中国大运河的历史文化。”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长郑晶介绍,“全流域”指的是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全时段”是指从春秋时期开凿邗沟开始,直到今天运河给人带来的美好生活;“全方位”是指通过常设展览和临时展览,反映大运河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方方面面。
目前,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已拥有反映运河主题的古籍文献、书画、碑刻、陶瓷器、金属器、杂项等各类文物展品1万多件(套)。这些藏品来之不易,负责博物馆展陈和运营的南京博物院在两年多时间里,从“零藏品”“零展品”起步,通过考古发掘、收购、接受捐赠、友情制作、模型复制等方式,积累起了相对可观的馆藏。
建成开放仪式上,有关方面和文艺界人士向博物馆捐赠了百米长卷美术精品《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中国画《扬州胜迹图》、书法长卷《运河颂》等珍贵藏品。“没有大运河,哪有江南的繁荣富庶?运河给中国带来持久的太平和安宁,作为一位书法家,我唯有用一笔一画来赞颂大运河。”向馆方捐赠书法长卷《运河颂》的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动情地说。
6月16日上午的大运河文化发展论坛上,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北京大学历史地理与古地图研究中心主任李孝聪、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设计者张锦秋,分别围绕和运河相关的命题作主旨发言;6月16日下午的“大运河文化与中华文明”“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大运河博物馆的运营管理”两个分论坛上,来自国内各大博物馆的馆长、文博学者们,各自阐发观点,纵论如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建成,堪称大运河畔的文化奇迹。”单霁翔认为,扬州是大运河的“原点城市”“主场城市”,他在新作《大运河漂来紫禁城》中用相当篇幅介绍扬州的运河历史文化印记。单霁翔注意到,扬州牵头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后,每年依然会举办众多和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大运河文化推广传播相关的活动,在国内和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参与主编《中国运河志》的李孝聪教授则建议,在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要注重保护运河旧迹,维护运河水质,传承运河文化,发挥运河功能。”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正式开放,也成为扬州全城瞩目的一件文化盛事。6月16日下午2点,博物馆门前,市民和游客排起了两百多米长的队伍,有序地等待进入馆内参观。开放的第一个半天,这座刚刚诞生的博物馆就迎来了5000名参观者。
“扬州人都是喝着运河水长大的,这座博物馆犹如一本大书,让我们更加了解身边这条古老的大运河。”人群中,扬州市大运河保护志愿者总队的志愿者丁东民难掩激动心情。在扬州,从小学生到退休老人,都将守护运河生态、传承运河文化视为自己应尽的责任。“我就住在大运河边的东关街,运河塑造了我们扬州的城市性格,书写了扬州的城市文化。”21岁的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学生李科扬希望自己能成为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第一批志愿者。
作为我国首座集文物保护、科研展陈、社会教育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运河主题博物馆,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也将成为讲好中国运河故事的一扇重要窗口,向世界宣传中国形象、展示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
在韩国驻沪总领事金胜镐看来,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建成意义重大,“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这说明大运河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长期以来,中国人民完好守护着这一世界文化遗产,对于全世界历史文化的传承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副院长黄杰认为,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应多发挥“国家馆”的作用,多多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联系,加强对全世界运河文物的研究,以一流科研成果服务社会教育、文化传承和国际传播。
早在开馆之前,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就已经入选国家文物局选定的全国15家世界一流博物馆备选名单,这为博物馆的运营团队增添了信心。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表示,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将在3年实现年接待观众150万人,其中70%为外地游客,“我们将充分发挥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在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扩大大运河遗产价值、文化价值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旅游贡献度,使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成为大运河文化带的新地标,打造弘扬大运河文化的传世之作和精品之作。”(新华日报 记者 于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