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的扬州美不胜收。张晨 摄
扬州市委领导班子与“招商大使”座谈会。李鑫津 摄
“烟花三月”节重大项目签约仪式。庄文斌 摄
又到烟花三月,树影婆娑、花团锦簇,游人如织、高朋云集,这是扬州最美的季节,也是无数人魂牵梦萦的诗意江南。时下的扬州,迎来一年中颜值和人气的高光时刻,“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4月18日登场。这个品牌活动,已经成为扬州这座城市的“金色名片”。20年来,在众多客商、四海宾朋的鼎力支持和亲身见证下,扬州的产业能级、城市品质不断迈上新台阶。
2021年的“烟花三月”节,显得格外特殊和意义非凡。不仅在于这是扬州步入高铁时代后的第一个“烟花三月”节,人流客流激增;同时,也恰逢党的百年华诞和开局“十四五”、开启现代化新征程等重要历史节点。扬州市要求六区县和三个功能区以“九牛爬坡、个个出力”的决心和努力,迅速掀起“比”的激情、“学”的动力、“赶”的信心、“超”的追求,“办好自己的事”,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接力跑中实现新突破,跑出好成绩。
仪征:链式招商,支柱产业“枝繁叶更茂”
4月的仪征,春意盎然、生机勃发。修整一新的仪化公司年产300万吨项目建设现场充满喜庆。4月17日上午8点18分,仪征市重大产业项目暨仪征化纤300万吨PTA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这里举行。这标志着中国石化单套生产能力最大的PTA项目正式启动建设,也为仪征新材料产业的壮大又添加一枚重重的砝码,而仪征本次集中开工的53个项目总投资近170亿元。
对于产业发展,仪征人有自己的思考:作为一个县级市,资源要素、空间承载相对有限,必须坚持集约高效发展。坚持每个主要园区承载一个特色产业,聚力打造以汽车园为主导的整车、核心部件及汽车电子集聚区,以开发区为依托的大数据及智能制造集聚区,以化工园、仪化、真州镇为主体的高端新材料集聚区,以枣林湾为重点的文旅文创集聚区,着力构筑协调、均衡的产业空间格局。
在4月17日的春季招商集中签约暨“邀您看世园”活动中,这样的产业集聚趋势愈发明显,参加现场集中签约的项目共有40个,其中产业类项目34个,总投资350亿元,涵盖大数据、新材料、汽车、机械制造、商贸业、旅游业等领域,与仪征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相吻合。
仪征市市长孙建年介绍,仪征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推进项目建设、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突破口,全市上下洋溢着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的勃勃生机和招商、亲商、安商的浓郁氛围。仪征将一如既往地为投资者营造最优良的发展环境,提供最优质的高效服务,全力促成项目从意向走向落地、从签约走向开工。(新华日报 作者 李源 仪萱)
高邮:好事成双,不负乡情和“远方”
4月16日,第十七届中国双黄鸭蛋节暨首届邮商大会开幕,恰逢高邮撤县设市30周年,200多名从全国各地赶赴而来的杰出乡贤、重要客商,相聚高邮湖旁。作为一名“新高邮人”,市委书记韦峰用三个方言词——“㜺”“板扎”“呱呱叫”表达对这片热土的热爱和赞叹,更“画”出在发展新征程上“四个高邮”的现实轮廓。
韦峰表示,高邮是一个非常“㜺”的地方,㜺在千载风华,㜺在古今风物;高邮是一个很“板扎”的地方,体现在勤劳朴实,识大体、顾大局;高邮是一个“呱呱叫”的地方,天蓝水绿、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空气清新,是政策集成的洼地、产业发展的高地、投资兴业的福地。
不久前,扬州高质量发展大会对高邮提出要求,要拿出“运河古驿、通达天下”的眼界格局,全力打造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在苏中地区夺冠称雄。在本届中国双黄鸭蛋节暨首届邮商大会项目签约仪式中,高邮签约项目达55个,总投资达403亿元。项目呈现“两高”的特点:首先,项目数、投资总额创历史新高。55个项目中,外资项目5个,总投资4.6亿美元;民资项目50个,总投资370亿元。其中50亿元项目1个,20亿元以上项目9个。其次,与高邮3+3主导产业匹配度较高。55个项目中,先进制造业项目44个,现代服务业项目9个,其中涉及主导产业的项目占签约总数的70%左右,这对高邮“3+3”产业,特别是光储充、智慧照明和电子信息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强链扩链作用。(新华日报 作者 李源 安琪 晶明 邮萱)
宝应:搭乘高铁,加快构建中心节点城市
抢抓高铁时代新机遇,勇做里下河区域排头兵。4月17日,宝应县在“烟花三月”节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中共签订产业项目30个、科技合作项目5个,技术、人才、市场等要素在宝应加快集聚。
此次签约的产业项目总投资57.85亿元,主要涉及新能源汽车、汽车零部件、纺织、资源再利用、电子通信、食品加工、新材料等投资领域,与该县以新型电力装备、电子信息、新材料为主导的现代产业集聚集群匹配度较高,将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积蓄新的动能。
“宁淮扬镇高铁的建成通车,加快重塑宝应地理格局,推动宝应更深、更快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和‘上海2小时、南京1小时生活圈、通勤圈’。”扬州市副市长、宝应县委书记王逍霄介绍,宝应承南启北的区位优势,还将进一步升级为技术、人才、市场等要素的集聚优势,未来的宝应将建设成为高水平、现代化的江苏中心节点城市。
宝应正致力打造美丽宜居的“好地方”,日益成为长三角地区生态旅游、休闲养老的上佳之地。同时,打造创新创业的“好地方”,连续两年营商环境考评全市第一。该县把项目建设作为“头版头条”,以新型电力装备、电子信息、新材料为主导的“3+5”现代产业集聚集群,以汽车配件、玩具用品、羽绒家纺等为特色的“一镇一品”蓬勃发展,以韵达仓储物流园、住逻辑智能家居产业园等为带动的道口经济加快培育。繁荣的魅力城市和优美的水乡画卷正徐徐展开。(新华日报 作者 张晨 唐晓丽)
广陵:书写古今辉映的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4月17日,扬州市广陵区现场签约51个项目,吸引投资超百亿元。此外还有46个项目集中开工、16个项目竣工投产。而在今年扬州“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期间,全区签约项目数将达100个。
广陵区奋力扛起建设“好地方”扬州的主城担当。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广陵区委书记潘学元表示,广陵致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围绕打造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双千亿”集群目标,全力支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向高端攀升,招引产业补链强链扩链的优质项目;致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围绕古城、新城、老城、园区、乡镇五大生产力板块,全面提档升级基础设施、优化提升生态环境、挖掘提炼文化内涵;致力推动民生持续改善,加快实施城建“双十”工程、民生社会事业补短板三年行动等重大项目,不断改善百姓的生活品质。
奋力书写好古今辉映的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目前,广陵古城重点引进以米其林餐厅为代表的高端餐饮,以首进品牌、首店经济为引领的流量爆点,以网红名店、特色民宿等为主打的文旅文创产品;广陵新城大力招引数字经济头部企业和高端人才,致力打造运河文化复兴的示范样板;东南新城重点围绕文峰寺周边、七里河等区域嵌入优质产业,努力打造百年城市经典;开发园区全力构建“一区四园”发展格局,打造更加高效、更有吸引力的宜业宜创生态圈;北洲乡镇布局投资集医疗、康复、养生、养老等为一体的大健康产业,致力打造整个华东区域旅游、康养的“后花园”。(新华日报 作者 张晨 何丹丹)
邗江:扶企业坐“C”位,下发展先手棋
4月18日下午,2021中国·扬州(邗江)产业发展推介大会暨项目签约仪式上,邗江区邀请10位重点企业家代表为先进部门颁奖,把部门服务好坏的评判权交给企业家。企业强则区域强,当天的签约活动共有45个项目落户邗江,总投资284.9亿元。
邗江拥有6万多户各类市场主体、2000余家工业企业、509家重点服务业企业。“十三五”以来,邗江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幅超过12%,每年企业投资的总量贡献、增量贡献都保持在90%左右。邗江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说,“作为服务企业的经济部门,我们要做到只到位、不缺位,只服务、不添堵,成为助商护企的坚强后盾。”
邗江区委书记钱峰表示,邗江要深入开展“三争三比”活动,弘扬争一流比服务、争进位比贡献、争荣誉比担当的精气神。该区很快出台公职人员涉企行为正负面清单,鼓励公职人员大大方方为企业站台、清清白白为企业谋利。同时组织点穴式、机动式暗访巡查,坚决曝光影响营商环境的反面典型。
突出争先抓作风,为邗江心无旁骛做强产业提供发展保障。上海礼邦医药科技肾脏疾病领域新药研发及产业化基地正式与扬州高新区签约,项目总投资50亿元。作为邗江区大力发展的新兴产业,扬州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亮点频现,去年底总投资50亿元的上海鹍远生物项目落户后,短短不到6个月,一个50亿元投资的“重磅”项目再度落户。(新华日报 作者 汪滢 韩萱)
江都:数字赋能,发展装上“加速器”
4月19日,2021扬州(江都)创新发展·数字赋能推进大会举行,25个科技合作与人才项目、10个数字赋能及智能化改造类项目、10个产业合作类项目集中签约。江都区区长朱莉莉说,没有创新,就没有江都新一轮的跨越发展;没有数据赋能,就没有江都的崭新未来。
近年来,江都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成长壮大,坚持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城市数字化一体推进,从无到有、从弱变强的“数字江都”加快形成。华为集团、中科蓝海、新松机器人等一批实力雄厚的企业相继落户江都,“数字经济三年行动计划”助力江都产业转型“加速跑”,2020年全区实现GDP 1115亿元、工业开票销售1154亿元,“四个千亿”再上新台阶。
“十四五”期间,江都区将继续“提档升级”,全区规上企业智能化改造覆盖率、百强工业企业装备数控化率均达100%。未来5年,将实现高新技术企业总数扩大至600家,数字经济规模突破5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分别达40%、50%。
2021年以来,江都全力打造“都好办”政务服务品牌。“一事一议”优惠政策、“全天候、一站式、无障碍”政务服务、近300亿元融资规模、近2000个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五大”体系公共服务保障等一系列“都好办套餐”,持续为江都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添砖加瓦”,江都吹响重振“江北第一县”新辉煌的冲锋号角。(新华日报 作者 汪滢 沈晶明 江萱)
扬州经开区:“拿地即开工”,跑出加速度
4月19日,美国戴那米斯环保设备等26个重大项目在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奠基开工,项目总投资47.9亿元。当天,大云食业“拿地即开工”的改革示范宣布成功,也标志着这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园区项目审批流程改革示范项目全面启动。
扬州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潘学元说,这是经开区项目建设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区经济发展的一件喜事,标志着经开区在“二次创业”高质量发展征程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2021年以来,围绕项目建设,全区上下实施“1115重大项目工程”,聚焦聚力招引大项目、好项目作为转型升级的主引擎、经济发展的主抓手,一大批国内外龙头企业相继落户。为打造更为开放的政策环境和更为优质的服务环境,经开区大力推进审批流程再造,变“接力跑”为“并肩跑”。实行项目“网上办”“集中批”“联合审”“区域评”“代办制”“不见面”“全链闭环服务”“事前预审”“拿地即开工”等服务承诺,全面打造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本次集中开工的26个项目涵盖高端轻工、汽车零部件、绿色光电、海洋工程、智能制造园区、总部经济等多个领域,为经开区“二次创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经开区将以大云食业项目为改革示范,以点带面全面铺开“拿地即开工”服务模式,为进区项目落地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整个“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期间,经开区共落实签约项目68个,总投资约350亿元。(新华日报 作者 汪滢 经开轩)
扬州生态科技新城:激活“生态资产”,赢来绿色红利
“4·18”期间,扬州生态科技新城分外热闹:4月15日,第二届扬州航空科技文化节在生态科技新城扬州航空馆开幕,601所扬州院永久基地、中国航空研究院研究生院永久校址项目等一批航空科技项目签约,进一步为扬州航空产业强链补链;4月18日,国网智慧能源双创科技园开园更吸引各方关注。多年来对环境的坚守,让生态科技新城的生态资源正向“生态资产”转身,随着连淮扬镇高铁开通、扬州东站启用,一批科技含金量足、产业质态优、生态环境好的项目纷纷落地,为扬州这个新城市中心铆足发展后劲。
多年生态“留白”正在释放前所未有的绿色红利。行走在生态科技新城,一座座吊塔、一个个工地成为这个最生态、最年轻板块的脉动,年轻活力俨然成为板块的标志符号。而新城人更深刻意识到,城市区域板块竞争日趋激烈,发展已进入创新引领加速、质量全面提升的阶段,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才能全面激发新动能,只有把生态资源转为生态资产,实现保护生态与高质量发展和谐统一,才能真正凝聚起希望和愿景。
“2021年是‘十四五’发展开局之年,立足继往开来的时代方位,我们要全面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紧扣‘四个中心’,践行‘三牛’精神,以‘承前启后’的姿态,接过历史的‘交接棒’。”面对新征程,新城党工委主要负责人表示,要努力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迈出坚实步伐,全面奏响“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新城乐章。(新华日报 作者 李源 赵圣男)
蜀冈—瘦西湖景区:扮靓“第一窗口”,打造现代服务产业带
肩负展示运河文化的责任担当,努力成为展示“好地方”风采的“第一窗口”。4月17日,扬州市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现场签约24个项目,吸引投资20多亿元,“第一窗口”的产业基石愈加稳固。
景区云集着扬州这个“好地方”最优质的历史、人文和景观资源,是“人们心目中的扬州”最佳展示区。近年来,景区围绕特色资源,着力打造投资置业高地。围绕科创文创产业,积极联合北大、清华等名校资源、品牌优势,聚力发展文创孵化中心,力争培育出一批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和科创文创中小微企业。围绕做强金融服务业,景区规划建设扬州瘦西湖基金小镇,已入驻基金和投资企业超过80家,基金管理规模超百亿元,打造“金融+产业”的生态链条。景区还在核心区域沿瘦西湖路两侧建起近20万平方米的园林式、院落式商务办公楼宇,积极招引综合型总部、营销总部、投资总部、研发总部等总部经济,力争打造北上广深产业办公的后花园。
“十三五”期间,景区新开工亿元以上重大项目32个,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落地落户,以瘦西湖路为支撑的现代服务业产业带逐渐崛起。景区党工委书记汤卫华介绍,此次的签约项目涵盖旅游休闲、生物健康、文创科创、楼宇办公、股权投资等多个领域,预计带动就业2000人,将有利于景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为“第一窗口”增添更多魅力。(新华日报 作者 张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