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江苏报道:社区矫正法颁布实施以来,无锡宜兴市司法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积极打造“精细管理、精准矫治、精心帮扶”宜兴样板,着力推动新时期社区矫正工作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探索矫正模式,提升帮扶质量。”宜兴市司法局局长周晓明介绍,宜兴市社区矫正机构率先构建试行社区矫正“133江苏模式”,聚力打造“精细管理、精准矫治、精心帮扶”社区矫正样板,打出一套推动社矫规范运行的“组合拳”,先后捧回“江苏省政法工作创新奖”“省级社区矫正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宜兴社区矫正工作品牌在全国叫响。
完善制度体系 规范阵地建设
近年来,宜兴市司法局探索宜兴市特殊人群帮教工作协会、青少年权益保护协会等社会组织参与审前调查评估,构建协同矫治工作体系。
宜兴市司法局建设结构优化的工作阵地,结合社矫法机构设置要求,完善社矫中心工作流程和功能室定位,制定《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清单》,出台《关于村(居)民委员会协助做好社区矫正工作的实施意见》,在村(居)挂牌设立矫正教育帮扶工作站,夯实“中心+司法所+村居(基地)”阵地建设,使职责定位更加清晰。
宜兴市司法局紧盯制度、分类和分级三项管理,对照“规范+指引+规定”工作要求,细化出台宜兴市社区矫正对象报告、外出、迁居、保外就医等监督管理规定,出台《宜兴市社区矫正对象教育工作规范》,制定《宜兴市社区矫正对象分类管理实施办法》,落实细化10类社矫对象损害修复工作指引,引入社会组织和专业力量开展类别矫正和损害修复。
科学制定方案 因人施策矫治
近日,在宜兴市方圆帮教中心,宜兴市司法局针对新入矫社区矫正对象,采用心理测评结合VR设备,使用者能看到、听到、感受到计算机模拟出来的画面。
“这是开展社区矫正损害修复,科学制定矫正方案,进行因人施教、分类管理、个别化矫正的一个缩影。”宜兴市司法局副局长介绍。
为强化“精准评估+个性方案”实施,宜兴市司法局对入矫对象通过“望闻问切”,进行罪型特征、行为风险、矫正需求、心理状况“四个评估”,为矫正对象进行初步画像,开出信息化和人工诊断处方,制定个性化的矫正方案贯穿矫正全过程,并根据阶段性实施效果评估,动态调整矫正方案。
宜兴市司法局健全教育系统化运行,推行“集中+个别”“普遍+专项”教育模式;落实“八个一”入矫集训教育;开展“一月一主题、一月一活动”常态化普遍教育;依托市、镇、村(居)教育基地进行分类教育和个别教育;推行“自主+集中”公益活动模式,打造“陶晓正”公益活动品牌,切实增强社区矫正对象的法治观念和道德素质。
宜兴市司法局创新“云端学”智能教育,开发“自新网校”自主网上学习系统,通过“时间上分段、对象上分类、内容上分层”,定向推送普遍教育、分类教育、个别教育内容,“菜单式”提供教育课程,“学分制”落实考核手段,全面评价矫治效果,及时调整教育内容,确保教育矫正实效。
多元协作对接 助推提档升级
为构建多元化帮扶机制,宜兴市下发《关于加强社区矫正对象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探索与人社、农业农村部门合作开展社区矫正对象职业技能培训的新路径。在此基础上,宜兴市司法局培育“宜兴市特殊人群帮教工作协会”和“宜兴市方圆爱心超市”两个入驻社会组织,提供技能培训、就业扶持和开展“点入式”帮扶救助工作,协调“宜兴市律师协会”“宜兴市心理协会”等社会组织参与特殊人群帮教工作。
截至目前,宜兴市司法局共开展技能培训4600余人次,落实帮扶受惠达2500余人次。与此同时,宜兴市司法局着力打造百家企业爱心帮教工程,使“政府主导+协会运作+企业参与”社会化安置帮扶的效能不断释放,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发展爱心企业296家、提供岗位764个、安置人员328人,社区矫正工作创新成效显著,实现了从“收得下、管得住”向“教育好”跨越式发展。(文 刘建新 张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