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践行“两山”理论,南京打造新样本——写在第十一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开幕之际
4月16日,以“锦绣江苏·生态慧谷”为主题的山地花园群在南京江宁精彩“绽放”。 南报融媒体记者 姚强 冯芃 摄
她回来了,带着一园烟雨江南梦。
时隔22年,第十一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重回“出发地”南京,在紫东地区的矿山遗迹中酝酿出奇迹——4月16日,以“锦绣江苏·生态慧谷”为主题的山地花园群精彩“绽放”。看,塔楼换上了新衣,烟囱融入了花园;听,古今建筑、人与自然和谐对话,盈盈铺陈时空秘境……
“这是里程碑式的一步!”参与园博园工程设计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王建国难掩心中激动,“曾经遭受工业文明创伤的地块,借助园博园的建设‘凤凰涅槃’‘华丽转身’,成为‘两山’理论和生态文明建设时代的城市转型范本。”
惊艳:一场自然与建筑的探索性实验
园博园位于紫金山、栖霞山、宝华山、汤山四大风景区“环抱圈”内,一期总规划面积3.45平方公里,崖畔花谷、时光艺谷、苏韵荟谷、云池梦谷四大花谷依山而建,是园博园的核心景观。
步入时光艺谷,“南京时”钟塔伫立在花园中央,三面一体,代表过去、现在、未来;漫步云池梦谷,水下植物园的亚克力“屋顶”折射出粼粼波光,如梦似幻。
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名誉院长崔愷为之奋斗两年多的成果。2018年秋天,崔愷初次勘探两大花园场地时,眼前所见的是简陋、灰白的水泥厂建筑群和巨大的矿坑,人类开采活动在地球上留下触目惊心的“伤疤”,其中,时光艺谷废弃泥潭最深达40米,云池梦谷的矿坑横跨千米。
“修复,是人类对生态文明的反思与救赎。我当时第一个念头是,能不能少用混凝土甚至不用混凝土?未来,城市的发展不应该再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秉承着这个思路,我们进行了一场探索实验,用轻介入的方法、用新型轻质材料、用非常谨慎的态度,让新的建筑和工业遗产融合。”他说。
和很多建筑团队往矿坑里做填充、搞基建的“加法”不同,崔愷用东方智慧做起了“减法”。
“我们想到了雾与水。很多年前我去过九寨沟,九寨沟最漂亮的是水下的奇幻世界。受此启发,我们突发奇想,打算把植物园的屋顶做成水池,造一个水下植物园。”
建筑师的“脑洞”,推动了一场结构学、材料学的探索实验。42把由亚克力面板和不锈钢材质制成的“大伞”,撑起约1.7万平方米的清池,注入10厘米深清水,水下植物园顿时光影绰绰。为了让游客有更好的沉浸体验,结构工程师将这42把“大伞”的边缘通过特殊的低温技术完美地焊接在一起,中间没有一点接缝,似有若无,宛如一整块轻薄的冰。
该项目负责人之一、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师关飞说,不锈钢与亚克力材料应用在如此大跨度的空间,在世界尚属首次。这次全新尝试甚至推动了《建筑有机玻璃应用技术规程》新标准的编制。
像这样的探索,在本次园博园建设中是常事。中建八局总承包公司文旅经理部执行经理边辉统计,此次建设中,有上百项技术是首次应用于建筑上。
经典:一场园林、园艺技艺的传承与活化
一城一园一故事,一步一景一惊艳。本次园博会最为出彩、最具代表性之作,无疑是容纳了13个城市园林的苏韵荟谷,由国内古建顶尖团队——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陈薇团队设计。漫步其中,宛若时光倒流,南京园的“华林寻芳”、镇江园的“吴关胜境”、苏州园的“沧浪问水”……各个城市历史上最经典的园林建筑再现眼前,给人以视觉美和精神美的双重享受。
与往届园博会每个城市自行设计展园不同,苏韵荟谷由南京市统一规划建设。为了突出地域特点、再现经典园林,陈薇团队前期做了大量研究工作。“我们挑选了各个城市历史上最经典的园林意境,作为构思的出发点。”陈薇说,如南京园以六朝时期盛极一时的建康宫苑华林园为构思背景,镇江园取意于北固山,苏州园以北宋时期建造的名园沧浪亭为依据,通过对经典园林要素的创意提取,以古为新,再现江苏园林胜景。
移步换景的园艺,也让人无不感叹中式园艺的精妙。崖畔花谷内,白色的细砂碎石为“水”,叠放有序的石组为“山”,并铺设松树、湖石等静雅景物,再现“唐山水”之雅致;苏州、扬州等城市展园,使用古典园林地面铺装工艺“花街铺地”,充满诗意雅趣……施工方上海新园林实业有限公司总监郭建平说:“园艺不是简单绿化,做几个小品,而是要充分挖掘文化底蕴,复兴非遗技艺,回归中国传统文化的‘造园’本质。这也是我们承接此次工程的初心。”
从1999年首届举行至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已经走过22个年头。时至今日,为何还要再造经典园林?陈薇给出了她的理解:“园林和我们的生活、精神追求以及审美品质提升之间的联系从未间断,这点无论在过去、现在、将来都不会变。”她说,只要生活在,人民追求美好,园林就一定会传承下去。
惊喜:助推紫东新发展,提升南京首位度
一场永不落幕的园博会,留给南京的不仅是一座精美的山地花园群,更是助推紫东地区发展、提升南京城市首位度的“新引擎”。
王建国曾参与紫东核心区的城市规划设计,在他眼中,园博园不是一个孤岛公园,她的出现,优化了南京的整体城市布局,她是南京城市拼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紫东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从规划之初,园博园和周围环境就是相融的,是汤山旅游产业的延伸和补充。王建国说,园博园配套兴建悦榕庄、威斯汀等高档酒店,是有依据进行规划的。
除此之外,为了给游客更多样性的选择,园博园在周边村庄打造了民宿、驿站、小火车、植物等,所以最终园博园会变成一个长期有热点,一年四季有不同表情,日常可被充分使用的园艺博览园,为当地带来更多人气,力争让游客实现“留一日而阅千年、到一地而览江苏、观一处而知南京、品一园而爱江宁、赏一景而懂园艺、来一次而愿重游”。
在更大的层面,园博园这个文旅标杆项目的崛起,还将给紫东地区的未来发展赋予更多想象。王建国说:“就像早年的上海世博会,一场博览活动带热了地块,赋予了地块新的价值。本届园博会也是如此,江苏打造的是可持续发展的园博园。我个人的理解是,不仅是功能上的可持续发展,还包括文化传承上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在社会、经济、物质、环境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多层面的,最终将给紫东地区腾飞注入活力。”
惊叹:一次践行“两山”理论的生动实践
“以前灰尘大,出门不敢穿皮鞋,”距离园博园东宁门入口800米处的湖山村内,村民朱荣指着自己的鞋子感慨道。
湖山村大半位于园博园区域,因四面环山,这个小山村一度涌入了多家采石场、水泥厂、炼灰厂。朱荣是原湖山炼灰厂的厂长,他说,因为大车来回运石头,村里的路总是修了坏、坏了修,进出村非常不便。
修复采石宕口,当地开始清理“城市生态欠账”。江宁区区长严应骏回忆,秉持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城市双修”理念,园博园区域全面停止采矿,结束了近百年“靠山吃山”的粗放发展,实现了全域生态的“蝶变升级”。截至目前,区域内矿坑宕口全部修复完毕,绿植覆盖面积达254万平方米,“生态伤疤”转变成为园博园精致、美丽、绿色的胜景。
矿坑修复后,环境有了质的飞跃,朱荣也趁机谋划起了新蓝图,“园博园开园后,我们家的小餐馆就正式营业,环境这么美,不愁没客人。”
园艺博览会选在曾经被工业活动伤害的地形地貌上,本身就传递出“城市双修”的信息。王建国认为,这是江苏、南京践行“两山”理论的一场生动实践。在国际上,生态改造工业废墟也有先例,比如德国鲁尔区是传统矿区,通过实施IBA(国际建筑展)计划,10年完成了10个环境改造项目,老工业用地被成功复兴和激活,不过,像园博园地块这样的修复和修补,规模和力度均在全世界同类项目中位居前列。
随着工程落地,崔愷用两个字形容自己的心情——踏实。“我们全力以赴设计了园博园项目,为南京市民提供了一个有长远价值的休闲度假地。从大的方面看,‘两山’理论、生态修复等在这个项目中都有非常具体的体现。项目在修复自然、创造美好绿色生活方面走在了前列,极具示范意义。”他说。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园博园以自身的精彩蝶变,生动阐述了“两座山”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奏响了美丽古都绿色发展的新乐章。 (南报融媒体记者 周爱明 张希 杜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