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竖起志愿服务灯盏 照亮城市文明底色
来源:南京日报  |  2021-01-22 09:34:12

  原标题:我市4个典型候选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竖起志愿服务灯盏,照亮城市文明底色

南京:竖起志愿服务灯盏 照亮城市文明底色

“古筝妈妈”俞晓冬和她的山里娃娃。 文明办 供图 

  身患癌症的她走进大别山区,拿出20多万元教山里娃娃弹古筝;一条绿丝带,不仅陪伴精神病患者接触社会,还带着近200名视障人士游览祖国大好河山;博物馆志愿者们来到社区,在家门口讲述六朝历史,唤醒更多人的“南京记忆”;在江宁汤山街道龙尚村,不论是“60后”退休教师还是“90后”年轻小伙,都主动当起了志愿者,志愿服务蔚然成风…… 

  近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单位联合开展2020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宣传推选活动,南京市玄武区军休七所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俞晓冬、南京市绿丝带公益社、南京市“六朝青”博物馆课堂进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和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龙尚村分别入选100个最美志愿者、100个最佳志愿服务组织、100个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和100个最美志愿服务社区江苏省推荐名单。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虽然这4个入选对象只是南京遍地开花的志愿服务的一个缩影,但在他们身上,不仅体现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还展现了南京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文明风尚。 

  他们的故事,如同一盏盏明灯,照亮了他人前进的路,也温暖了整个城市。 

  古筝妈妈:掏出20多万积蓄为“山娃娃”买古筝 

  地处大别山腹地的安徽省金寨县梅山镇小南京学校,有个创办了7年的爱心古筝班。创办者叫俞晓冬,今年61岁,退休前是原南京军区前线文工团国家一级古筝演奏家,也是玄武区军休七所志愿服务队的一名志愿者。不过在大别山区,孩子们都喜欢称她“古筝妈妈”。 

  2014年,身患癌症刚动完手术的俞晓冬抱着到山中休养的念头,带着古筝走进金寨。那天,小南京学校的音乐教室里,俞晓冬一曲奏罢抬起头,看到的是山里孩子们如痴如醉的神情。 

  “老师,能不能教我们弹琴?”一个声音怯生生地响起。 

  扶贫先扶智,身为文化扶贫志愿者的俞晓冬痛快地答应了下来。面对那一双双澈亮的眼睛,她全然忘记了自己曾是个癌症病人,左肺下半部完全切除,劳累不得。回到南京后,俞晓冬推掉了付费上课的学生们,又拿出20多万元积蓄买古筝,买谱架和琴弦、弹片,一趟趟运进山里,赶赴与“山娃娃”们的音乐之约。 

  自此,大别山深处,古筝琴声悠悠。 

  只要俞晓冬在,小南京学校里就一定会传出如清泉流淌的古筝声。她教孩子们乐理,用手势和演唱旋律为孩子们指挥乐曲、启发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她讲电影《闪闪的红星》,讲由此改编而来的《映山红组曲》演奏要领。 

  7年来,俞晓冬一次次在南京与金寨间往返,逢年过节高铁票紧张,她就买站票,买到附近的六安、合肥再中转,单程要花上4个多小时。 

  一年365天,俞晓冬会在金寨至少待上150天。她白天上课,晚上一个人住在学校的综合楼里。山里蚊虫多,被咬一口就是二三十天消不下去的红肿;住宿的条件自然跟南京的家中没法比,有时还会遇上断水断电;还有的时候,她一个人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只能靠服用安眠药才能睡上一小会。 

  有多少爱,就能克服多少艰难,再苦再累,她也舍不得那些“山娃娃”。那些在阳光下眼睛明亮、笑容温暖的孩子们;那些会扑上来抱着她,用脆生生的声音大喊“俞妈妈”的孩子们;那些听说“俞妈妈”得过癌症后一个个哭成泪人儿的孩子们;那些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写下“我永远爱你”的孩子们。 

  绿丝带:用专业和爱心服务特殊人群 

  “今天是我的生日,我请你吃蛋糕。”陈璐(化名)捧着一块块蛋糕,微笑着送到同她一样身穿病号服的病友手中,病区里每个人的脸上都溢满了笑容。 

  在江宁区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病区,这样的生日宴时常上演,宴会主角是该院的精神病患者,而宴会的“总导演”和“总服务”都是来自南京高校的大学生,他们有个共同的身份——绿丝带公益社志愿者。 

  绿丝带公益社的发起人叫江永新,今年53岁,在江宁区第二人民医院从事康复管理工作。让精神病患者接触社会有助于他们打开心扉、早日恢复,江永新一直在寻找可以给精神病患者提供娱乐陪伴的公益组织,遗憾的是一直没有找到。2013年底,他萌生出自己成立公益组织的念头,并很快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志愿者同伴。 

  一条“绿丝带”就此飘扬起来。 

  7年多的时间里,参与精神病患者娱乐陪伴的志愿服务总人次超过5000人次,总时长超过1万小时。 

  “绿丝带”名气越来越大。2015年的一天,一名视障人士慕名联系上江永新,他和同伴想来南京旅游,因为看不见也不认识路,寻求志愿者帮助。 

  “没问题,你们来吧。”江永新一口答应下来。 

  就这样,从2015年至今,“绿丝带”志愿者已陪伴了近200名视障人士“一路听风景”,让看不见阳光和鲜花的他们也能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 

  江永新透露,陪伴视障人士旅游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志愿者不仅要提前规划路线,还要了解自己负责的视障人士的个人情况。“比如先天性视障人士没办法想象什么是高山、什么是绿色,志愿者会更多地引导他们去触摸和体验,比如去新疆旅游时,志愿者们会带视障人士骑骆驼、听维吾尔族歌曲、品尝美食等。”江永新解释道。 

  受到“绿丝带”的帮助后,一些受助者也转变成助人者。女孩叶子(化名)的身世十分坎坷,高三那年父亲溺亡,大一时母亲又因肺癌去世,是“绿丝带”志愿者资助她完成了大学学业。毕业后,叶子主动回到“绿丝带”,成了一名社区志愿者。 

  如今,“绿丝带”有固定服务志愿者150人,每年还有流动志愿者数千人,服务项目也从开始的帮助精神病患者拓展到助老、助残、助困、助学等众多领域。 

  这条“绿丝带”越飘越长、影响范围越来越广。 

  博物馆志愿者:让六朝历史唤醒“南京记忆” 

  博物馆“走”到家门口,会是什么样?2015年,南京六朝博物馆专门组建“博物馆课堂进社区”团队,“六朝青”志愿者们以弘扬传统文化及普及六朝历史为主旨,依托丰富的馆藏资源,把博物馆搬到了社区居民的家门口,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当出土“竹林七贤拼砖画”的西善桥与馆藏“竹林七贤拼砖画”的南京六朝博物馆邂逅,历史与现实在这里交融。西善桥平治社区位于文化底蕴深厚的雨花台区,作为南朝大墓的密集分布地和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的出土地,平治社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历史人文环境。“博物馆课堂进社区”项目中,志愿者们用生动的语言和展示,让当地居民对这件国宝级文物的来龙去脉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近年来,六朝博物馆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紧密结合,通过“看、听、学、玩”4个维度,推出8大主题课程资源包,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地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自实施以来,志愿服务项目先后走进梅园街道,送展进西善桥平治社区,并参与组织“至善集坊——岱山新庙会”历史文化主题活动、“回望六朝——六朝历史与民俗文化图片展”及六朝茶礼活动等,累计进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主题课程活动261场,受众约15402人。 

  龙尚村:志愿服务蔚然成风

  从“60后”退休教师到“90后”年轻小伙,从退伍军人到社区党员……在江宁区汤山街道龙尚村,志愿者无处不在。 

  在龙尚村“四点半课堂”里,“60后”王春英正在整理图书。2018年,退休在家的她经常看到放学后的孩子在外面追逐打闹,既不安全又耽误学业,于是她来到社区请缨:“我虽然退休了,但还可以继续为村里孩子做点事情。” 

  与此同时,当地“90后”志愿者朱学优也来到了龙尚村。“城里孩子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乡下孩子也得跟上。”他对村里相关负责人说道。 

  2018年10月,龙尚村“四点半课堂”正式开课,“老少配”的两名志愿者给孩子们安排了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孩子在这里有人看管、有人辅导,家长工作自然更加安心、更加顺心。”一位家长说。 

  自成立以来,龙尚村“四点半课堂”已经服务了100多个家庭。 

  在龙尚村,志愿服务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为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村里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立志愿服务站;以网格为单元,设立12处志愿服务驿站;还整合村史馆、党员活动室、青少年活动室、党群微家等功能室设立26处志愿服务岗。志愿者们通过这些平台,定期开展健康义诊、妇儿维权、未成年活动、亲子教育、文化活动、技能培训、关爱困难群体等志愿服务活动。 

  如今,龙尚村共有注册志愿者1112人,占常住人口的比例达34%,每3人中就有1名注册志愿者。 (南报融媒体 记者 王茸 张源源)

编辑:杨心怡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