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视频               融播报       |       舆情智库            房产        
内外兼修 唱响新时代“太湖美” 2023年无锡治太取得“四个首次”
2024-03-19 10:01:43来源:无锡新传媒编辑:高一芳责编:李诚

  原标题:内外兼修,唱响新时代“太湖美” 去年无锡治太取得“四个首次”

  初春,泛舟贡湖,粼粼波光中候鸟成群结队觅食,鱼儿悠闲遨游,太湖无锡水域焕发勃勃生机……

  “把整个无锡当作太湖一样来呵护。”短短十余字,足以看出无锡对太湖的“偏爱”。面对太湖治理这一“国之大者”,无锡科学施策,久久为功。市委市政府连续九年召开“新春第一会”,聚焦以太湖治理为标志性工程的生态文明建设,勇担治太主力军的重大使命。2007年至今,无锡累计实施了7278个治太重点工程,市本级投入达1252亿元。过去一年,更是在治太成效上取得“四个首次”:太湖无锡水域湖心区近年来首次实现年度Ⅲ类水质、2007年以来首次全年未出现异常水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首次低于55、生态环境部首次将太湖水质评为“良好”等级,水质、藻情均创16年来最好水平。

  太湖“蝶变”,背后有何妙方?新时代人水和谐共生“太湖美”如何越唱越响?

内外兼修 唱响新时代“太湖美” 2023年无锡治太取得“四个首次”

  内源减负,16年来首次全年未出现异常水体

  本月初,每天可稳定清淤5000立方米的“太湖之星”在众所期盼中驶入梅梁湖。这一生态清淤智能化一体平台船,以同步在船上实现淤泥压滤固化的“新质生产力”揭开了科技治太的新篇章。

  据自主设计研发此种清淤神器的中交天津航道局项目负责人透露,“太湖之星”的疏浚浓度可达50%以上,也就是说,抽出的一立方米泥浆中,含泥量能占到一半以上,整体疏浚效率是普通绞吸船的3倍。相比传统清淤船,由3艘作业船组成的“太湖之星”全球首创智能环保一体化装备,在湖面上即可完成泥浆的脱水、输送和无害化处理,将大大提升新一轮太湖生态清淤梅梁湖区工程效率,推动太湖水质持续向好、藻情不断改善。

  “降低内源污染负荷,科学实施底泥清淤,不仅对改善太湖水环境、抑制富营养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遏制太湖湖泛灾害的治本之策。”市水利局负责人介绍,2023年,太湖无锡水域2007年以来首次全年未出现异常水体,连续16年实现安全度夏,持续多年的太湖生态清淤发挥了关键作用。省新一轮太湖生态清淤实施方案明确2022年—2030年无锡需完成清淤3456万立方米。据测算,这些清淤量完成后,相当于从太湖中提取了1.5万吨总磷。

  破解湖区周边难以找到淤泥堆场的困境,无锡持续探索。继前几年在宜兴沿周铁、新庄、丁蜀等太湖西岸打造800多亩的湿地群后,近日启动的太湖清淤固淤湿地带试点工程,将把梅梁湖里清出的约20万立方米淤泥固化,并在湖湾处构建起长约1.75公里、宽约100米的水下湖滨湿地带。市水利局相关人士表示,此举既可解决部分淤泥出路,又不占用太湖防洪库容,还能有效改善太湖水生态系统。“伴随栽植的众多水生植物展现绰约风姿,这条湿地带将成为梅梁湖畔的网红打卡地”。

内外兼修 唱响新时代“太湖美” 2023年无锡治太取得“四个首次”

  外源减量,2024年力争新增多条Ⅱ类水河道

  据统计,太湖主要入湖河流占入湖水资源总量的85%左右,入湖污染负荷量高达75%左右。从卫星云图上可以清晰看出,江苏15条主要入湖河道有13条在无锡。“治湖先治河,治河先治污,治污先治源”——湖内问题,功夫还要下在湖外。

  春日的梁溪河,水光潋滟,鱼翔浅底,鸟鸣枝头。水位线附近,铜钱草、美人蕉、水竹等轻轻摇晃,河岸边青草茵茵,绿树掩映。家住溪北新村的孙老伯几乎每天都会到河边散步,许多不住在周边的市民也会慕名前来打卡。“连梁溪河在内,无锡去年有4条主要入湖河道水质达到了Ⅱ类,2024年还要力争继续新增几条Ⅱ类水。”市生态环境局太湖处处长罗清吉说。

  为摸清入湖河道“水污染家底”,前不久,无锡市选取宜兴官渎港河段开展沿河(湖)污染源排查整治示范试点工作。不到一周时间,排查人员综合运用卫星遥感技术、无人机正射影像、AI智能分析等科技手段,自动划分出排查区域的工业、生活和农业污染源,同时也不再拘泥于传统“以口溯源”的排污口排查方式,而是围绕“厂界,镇、村界,田界,养殖场(塘)界”等界线,直接找到各类污染源的关键控制节点,并作为排查首选对象,大大提高了问题发现效率。发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雨污混接、生活污水直接入河、农田退水入河、居民生活污水散排、河堤种植菜地等。

  “我们将总结经验,继续优化方式方法,尽快形成沿河(湖)污染源排查工作规范,按照污染源问题制定‘一河一策’整改方案。”罗清吉表示,接下来还将对宜兴3条Ⅱ级水质目标河道开展排查,坚决扼住污水入湖的“咽喉”。

内外兼修 唱响新时代“太湖美” 2023年无锡治太取得“四个首次”

  攻坚治本,连续三年治太投入超百亿元

  回望十几载高强度治理之路,太湖正不断恢复“年轻态”。但水质持续改善的边际效应逐渐凸显,太湖治理进入攻坚治本、巩固成效的关键阶段。每一个“治太人”都深刻感受到:“这项工作只有逗号没有句号”,唯有咬紧牙关、保持定力,“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能推动太湖水质藻情尽快实现全局性、标志性改善。

  治太的雄心壮志从目标的制定上就能显现出来。2024年,太湖湖体总磷平均浓度要力争达到0.05mg/L,湖心区水质年均保持Ⅲ类,北部湖区力争达到Ⅲ类,西部湖区水质持续改善。为高质量完成年度目标任务,2024年无锡市安排了116项太湖治理重点任务和204个工程项目,年度计划投资连续第三年超百亿,达到113.6亿元。

  要让水质一年更比一年好,必须使出“洪荒之力”。翻看治太工程清单,就如同打开了一张给太湖“疗伤”的精准药方:蓝藻防控是“美容养颜”,河道清淤是“畅通血管”,涉磷企业整治是“肿瘤切除”,生态修复是“调理气血”,结构调轻是“改变生活方式”。“太湖得的是‘慢性病’,宜采取‘中西医结合’式疗养,由内而外清除病灶,实现长治久清。”业内人士形象地指出。

  更多数字化技术被运用到太湖治理。据悉,“数字太湖”智慧感知平台近期即将上线运行。该平台能动态监测研判太湖无锡水域水质藻情,视情及时启动调水引流、应急打捞、增氧曝气、离岸围挡等防控措施,扎实建设城市饮用水应急水源和储备水源工程,努力实现更高水平“两保两提”,为太湖增添更多美丽色彩。(无锡新传媒 记者 陈菁菁 周晓方)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