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视频               融播报       |       舆情智库            房产        
连跨九个千亿级台阶 十年南京经济总量翻一番
2022-06-17 09:53:20来源:南京日报编辑:韩小强责编:蒋硕

  原标题:连跨九个千亿级台阶 十年,南京经济总量翻一番!

连跨九个千亿级台阶 十年南京经济总量翻一番!

江北新区研创园的“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南京创新中心”。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崔晓 摄

连跨九个千亿级台阶 十年南京经济总量翻一番!

江苏南京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溧水区委宣传部供图

连跨九个千亿级台阶 十年南京经济总量翻一番!

中国(南京)软件谷北园,目前有华为、中兴、三星、vivo等领军企业入驻。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芃 摄

  6月16日,南京市举行“奋进新南京 建功新时代”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首场活动——经济发展专场,市有关部门和板块介绍相关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上下紧扣“强富美高”发展目标,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积极应对复杂变化的外部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等严重冲击,城市能级快速提升,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

  一个个“最”展现“显著提升”

  市发改委副主任祝瑞波用五个“最”,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南京五个方面的“显著提升”。 

  经济实力显著提升,高质量发展成为最鲜明的导向。十年来,全市经济总量连跨九个千亿级台阶、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迈进全国大中城市十强。产业发展能级快速提升,形成1个5000亿和4个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软件和信息服务、智能电网两大产业,入选了首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转型动能显著提升,创新引领成为最坚定的追求。南京市始终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21年正式获批建设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近年来,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提升至3.6%,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居全国第三。南京在科技部发布的国家创新型城市排行榜中名列第四,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上升至第18位。 

  城乡功能显著提升,协调融合成为最显著的特征。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以及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成为获国家批复的首个都市圈规划,江北新区获批为全省唯一国家级新区。深入构建“南北田园、中部都市、拥江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格局,不断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农村低收入人口、经济薄弱村(欠发达村)全部脱贫摘帽,美丽宜居乡村建成率全省第一,溧水、高淳获批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改革活力显著提升,营商环境成为最突出的优势。2019年,江北新区和江宁区在全省率先展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工作,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南京片区获批建设,目前已有70余项首创性制度成果得到复制推广。全市聚焦市场主体和群众需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先解决问题再说”机制,率先开展“不见面”审批,“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在全国推广,连续两年获评营商环境全国标杆城市。 

  民生福祉显著提升,幸福生活成为最美好的向往。优化公共服务方面,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获评全省“六连冠”,入选全国首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加强文化建设方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入选国际和平城市、世界文学之都;促进绿色发展方面,水环境质量和林木覆盖率稳居全省第一,环境空气质量在省内率先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特别是最近几年的疫情防控期间,南京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弘扬伟大抗疫精神,用科学务实的行动守护了城市安全和群众安宁。

  一组组“数”彰显“发展成就”

  从数字看十年来南京经济社会发展新成就,市统计局副局长仲玉琪在新闻发布会上亮出南京“十年大数据”——经济实力稳步提升,总体水平实现十年翻一番。 

  经济总量持续突破。十年间,南京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7306.54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6355.32亿元,总量在全省位次进位1位。按可比价计算,2013年—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累计增长104.2%,年均增长8.3%,年均增速高于全省0.9个百分点。 

  人均GDP突破2万美元。南京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85695元增加到2021年的174520元,年均增长7.1%,增速快于全省0.3个百分点。按当年平均汇率计算由13575美元增加到27051美元,于2017年突破人均GDP2万美元发达经济体门槛。

  “三个口袋”日益富足。十年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12年的733.02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729.52亿元,累计增长135.9%,年均增长10.0%。企业盈利能力逐步提高,2021年,南京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75.52亿元,累计增长120.5%、年均增长9.2%,占全省比重为11.5%,比2012年提高3.5个百分点。居民收入实现翻番,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31089元提升至2021年的66140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超过8.8万亿元,较2012年增长197.1%,接近2倍。 

  与此同时,南京市结构转型有序推进,产业迈向高端化、现代化;经济发展活力增强,构建内外“两个循环”新发展格局取得成效;经济发展动能有序转换,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十年来,南京市—— 

  转型升级持续加速。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2.5:44.2:53.3调整到2021年的1.8: 36.1: 62.1,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提升8.8个百分点,从2017年起,南京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超过60%。

  先进制造业较快发展。2021年,南京规上工业高技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716.32亿元,占全市比重由2012年的21.3%提升至2021年的26.2%,年均增速较规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快5.4个百分点。 

  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2021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合计占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的47.5%,接近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半壁江山。 

  这十年,全市投资总量规模全省领先、消费市场转型升级加快、对外开放稳中提质、创新动力日趋强劲、重点产业日趋强大、市场活力持续提升。2021年末,南京登记注册私营企业55.57万户,个体工商户95.7万户,分别是2012年的3.52倍和3.45倍。民营经济占比提升,2021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6.0%,比2012年提升6.1个百分点。 

  这十年,南京市还坚持生态优先引领发展,坚决实施生态优先发展战略,不断降低能耗水平,2012年—2016年全市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5.8%,2017—2021年累计下降20.7%。2021年南京规上工业的煤炭消费3098万吨,较2012年削减429.24万吨。 

  一系列“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推动经济发展,制造业是“压舱石”,消费是“主引擎”,板块是“主阵地”。 

  抓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稳住工业经济基本盘。市工信局副局长郭玉宁说,南京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也是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党的十八大以来,南京市深入实施制造强市战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 

  据介绍,十年来,南京市工业经济平稳运行、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数字经济加速布局、优质企业不断壮大。截至2021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近4000家,当年净增规上企业超过500家。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全市拥有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产品)1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4家。 

  “下一步,南京市将坚持把发展实体经济摆在突出位置,做优存量,巩固提升支柱产业;抓好变量,壮大优势产业集群;扩大增量,打造数字经济名城,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郭玉宁说。 

  抓实商贸流通业发展,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市商务局副局长孙宇瑾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南京市不断优化商贸流通环境,完善商贸流通体系,培育商贸流通新业态新模式,商贸流通业发展成效显著。 

  据介绍,十年来,南京市商贸流通行业规模稳步增长、商贸流通体系不断完善、商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商贸流通环境持续优化。 

  2021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899.4亿元,与2012年3474.3亿元相比,增长到2倍多。 

  2021年全市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48万元,位列全国第一,充分说明南京在都市圈乃至更大范围内的商业龙头作用。 

  十年来,南京市还深入实施城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以“中华第一商圈”新街口商圈为核心,夫子庙商圈、河西商圈、百家湖商圈、仙林商圈、江北商圈等新型城市商圈为重点的现代商圈体系基本形成,新街口商圈是全国唯一一个有4家年营业额40亿元以上百货购物中心的商圈,年营业额超过700亿元。 

  十年来,南京市新型消费蓬勃发展,网络零售、跨境电商、移动支付等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不断涌现,传统商业企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线上线下消费加快融合,不仅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深刻改变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孙宇瑾说,下一步,南京市将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化商贸流通体系,不断提升消费新空间,挖掘消费新活力,打造消费新高地,营造消费新生态,建设消费者满意城市,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抓实市场主体培育,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活力。近期,江宁区先后有腾亚精工、灿能电力两家企业上市;近年来,江宁区累计培育了本土IPO上市企业40多家,在省市区县中名列前茅,成为江宁十年来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江宁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缪秀梅,介绍了该区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在推进企业上市方面的特色做法。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奋进新南京、建功新时代,全市高质量发展正不断取得新突破。(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健)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