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视频               融播报              房产        
常州创响政务服务畅通办 便捷生活幸福触手可及
2022-01-14 16:56:38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陈莉莉责编:周经韬

  国际在线江苏报道(韩小强 通讯员 苏常轩):常州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常州市政务办)以“畅通办”品牌为引领,充分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率先在全省创新打造了一批“智能导办”“秒批秒办”“无感智办”“免证办”等智慧政务服务场景,企业群众获得感、满意度不断提升,部分优秀经验做法获国家和省级部门推广。

常州创响政务服务畅通办 便捷生活幸福触手可及_fororder_图片9

“一网通办”启动仪式 摄影 苏常轩

  以人为本,服务更贴心

  常州市政务办在全省率先通过在线“问答式”人机引导方式帮助申办人厘清办事流程,并根据个人情形生成个性化的材料清单,方便申办人提前准备好相关资料,提升政务服务体验,目前,35项业务537个精细化场景已正式上线运行。

  办事地点网上查。办事群众上线政务服务地图,随时查询全市各级政务服务大厅、政务服务便利站和政务服务自助机等1000余个政务服务网点。

  常州市政务办依托江苏政务服务网,打造创新政策速兑等主题服务专区,建立集政策查询、政策解读、政策申报、政策咨询为一体的政策供给体系,将国家、省、市各级各类涉企政策集中对外发布、一端申报,同步利用工商、税务、人社等部门的数据为企业画像,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精准政策服务,实现“政策一键查、兑现一网办”。

  常州市政务办强化多端融合,持续优化PC端、移动端、线下大厅、自助终端服务功能,让企业群众根据需要自主选择“实体大厅、PC端、移动端、自助端”等不同办理渠道,“掌办优先、网办为辅、窗口兜底”多端服务模式逐步形成,全市超99%的政务服务事项可在线办理,300多个事项实现移动可办、190余个事项实现自助跨区域可办。

  服务评价全覆盖。常州市政务办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机构、平台和人员“好差评”全覆盖,产生1600多万条好差评记录。常州市政务服务总客服12345热线共受理群众诉求96万件,按时办结率100%,服务满意率98.20%。

  速度优先,服务更高效

  常州市政务办持续优化网上服务功能,建成覆盖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的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目前已高标准实现360个事项全程网办;建立集业务受理、远程勘察、审核报批、审管联动于一体的“VR云勘察系统”,已累计构建“VR云勘察”申报场景8个,累计办件150余件,打通了“不见面”审批在勘察环节还需“见面”的现实堵点。

  常州市政务办在全省率先构建“办事群众零跑腿、工作人员零审核、24小时不打烊、全自动线上运行、数秒内办完事”的“秒批秒办”在线政务服务新模式,50余个“秒批秒办”智慧场景通过优化流程、精简材料、数据共享、自动比对等方式,自动出具审批结果。

  常州市政务办依托系统筛选、数据比对、点对点推送告知等方式,构建信息确认即完成办理的服务新模式,已率先实现一批事项“无感智办”。

  主动作为,服务更优化

  常州市政务办在全省创新提出基层服务中心“四有”“五提”“六好”建设标准,对照标准打造35个为民服务中心、50个便民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267个政务服务便利站,推动高频领域150个事项下沉,实现了老百姓家门口能办事、好办事。

  常州市政务办通过数据核验、行政协助、告知承诺等方式,探索“三免”建设,推进公共数据、高频电子证照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应用,目前已在安全生产、工程建设、市场准入等领域内,实现个人、企业、重点项目等基础信息免填写,以及营业执照、身份证、出生医学证明在内的20多个高频电子证照的免提交。

  常州市政务办综合运用全程网办、异地代收代办、多地联办三种方式,推进实现了100个事项全市通办,实现110个事项长三角“一网通办”,实现111个事项跨省通办。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