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加快复苏 乘势而为夺“双胜”
来源:新华日报  |  2022-05-26 10:20:45

  原标题:加快中心城市发展节奏,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徐州:加快复苏,乘势而为夺“双胜”

徐州:加快复苏 乘势而为夺“双胜”

徐州:加快复苏 乘势而为夺“双胜”

徐州:加快复苏 乘势而为夺“双胜”

徐州:加快复苏 乘势而为夺“双胜”

徐州:加快复苏 乘势而为夺“双胜”

  机器轰鸣、车辆穿梭,小满刚过,总投资50亿元的徐工基础工程机械智能制造基地技改项目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吊臂挥舞、焊花飞溅,市级重大产业项目蒂森克虏伯罗特艾德(徐州)环锻四期现场,厂房钢结构主体施工有序进行。5月以来,该项目迎难而上,争分夺秒保进度、促生产。

  专利报备、数据分析,徐州鼓楼创芯谷内,曾经的传统工业老厂房焕发新生机,以半导体设备和先进封测、电子信息和数字经济、智慧医疗器械为三大主导产业的都市型工业在这里生根发展,打造出一个个特色鲜明的产业园区。

  ……

  一个个重点项目马不停蹄加快建设,一个个现代化企业开足马力加紧生产,暮春渐远初夏至,自5月7日全域成为低风险地区,徐州在抓紧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的同时,紧紧围绕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抢时间、赶进度、谋发展,不断拉起发展节奏,全力稳住经济基本盘。

  科学统筹,写好安全发展“大文章”

  “疫情防控越到最后阶段,越要保持清醒头脑。要干净彻底扫尾,用最短时间扑灭疫情,确保‘彻底断根、不留后患’。”5月5日,刚刚履新徐州市委书记的宋乐伟来到睢宁县专题调研疫情防控工作,指出要坚决彻底打赢睢宁疫情防控歼灭战,夺取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被中央和省委寄予厚望的徐州,在2021年第十三次党代会上就提出了“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工业开票销售收入均超万亿”的“十四五”战略目标。然而,3月底以来,突如其来的疫情,一度让徐州经济发展陷入停滞。

  如何做好防住疫情、稳住经济、安全发展“三篇文章”,把疫情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离不开各地全面发力、形成合力。也正是如此,履新半个多月来,宋乐伟忙碌调研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工集团、铜山区、徐州高新区、新沂市等全市多个重要板块,督促其抓实抓细各项工作。

  “要以过细工作筑牢疫情防控防线”“要从严从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牢牢守住外防输入关口”“压紧压实社区防控责任,盯紧重点场所、重点人群,切实加强社会面防控”……宋乐伟要求各地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也对其如何立足实际抓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精准要求。

  作为徐州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主阵地,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全市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宋乐伟要求其围绕提高贡献度,大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树立“亩产论英雄”的导向,积极推进“腾笼换凤”,全面提升产业发展能级。

  铜山区是全市经济体量最大、份额最高的板块。宋乐伟提出,铜山要聚焦打造“江苏强区”目标,扎实做好疫情防控、产业转型、城乡融合、民生保障、安全发展、从严治党等各项工作,在实现“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目标中扛起更大担当、展现更大作为。

  在贾汪区,宋乐伟希望其以更快步伐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更高标准打响生态品牌,更实举措增进民生福祉。

  邳州工业基础扎实,宋乐伟要求其聚焦主导产业招大引强,既要抓好招商引资,强化服务保障,加快项目建设,尽快实现投产达效,也要做好现有企业培优做强,在抓好前瞻性新兴产业培育的同时,做大做强、提档升级传统产业。

  沛县今年提出了“双超千亿”目标,宋乐伟指出该县要加快转型升级,做强主导产业,抓好优势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加快推进“智改数转”,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加快提升平台功能,不断做大做强园区经济,持续培育具有沛县鲜明特色的产业体系。

  在主城区,宋乐伟要求泉山推动园区经济做大做强,大力发展以智能化、绿色化、信息化和高端化为核心的都市工业,积极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快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云龙区要加快集聚更多高端产业和高附加值项目,推动开发园区加快转型,全面提升城市综合实力;作为中心城市的重要支撑板块,宋乐伟要求鼓楼区以更大力度抓好产业转型的同时,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心用情办好每一项民生实事,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精准施策,营造惠企助企“优环境”

  各地加快复工复产步伐的同时,精准暖心的纾困帮扶政策如何直达快享,是打赢项目建设“主动仗”、跑出经济复苏“加速度”的重要保障。

  针对本轮疫情对企业的影响,徐州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最新惠企政策,聚焦企业困难与诉求,于5月初推出“徐政办69条”助企纾困政策措施清单,用暖心服务保障企业发展,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工期追上来。

  人力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资源。当前,随着徐州新项目开工建设和企业产能恢复及扩大,企业用工需求不断增大。为帮助企业解决复产用工需求,徐州市人社部门主动靠前服务,针对重点企业设立就业服务专员,加强用工动态监测,依托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视频号等多种新媒体线上平台加大招聘力度。

  自4月以来,徐州共组织线上招聘会89场次,累计参与企业2044家,覆盖全市主导产业多家企业,提供岗位24440个次,求职者人数22469人次,达成意向3976人次。

  与此同时,徐州不断简化办事流程,采用线上办、代办等模式,让企业心无旁骛搞生产。5月7日,徐州市政务办抽调20名业务骨干成立企业服务专班,设立6个工作小组,优化形成信息收集、分流派单、直接办理、回访督办4个工作流程。通过帮办代办上门办,扁平化直达式解决企业复工复产诉求,已经受理24件、办结10件。

  立足12345热线“打得通、接得进、办得快”,徐州市政务办为市场主体复工复产提供全天候服务,对服务需求做到快受理、快分流、快落实、快反馈,100%回访,全流程全链条动态跟踪,形成服务工作闭环,确保涉企诉求“不落空”、政策咨询“不掉挡”、服务企业“不绕弯”。

  对于企业来说,现金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用“真金白银”减轻企业经营压力,徐州制定“助企纾困十项举措”,围绕“退、免、减、降、缓”,出台组合式税费支持。

  在退税方面,将先进制造业增值税留抵退税范围扩大至符合信用等级为A级或B级等4项条件的小微企业,于6月底前一次性全部退还存量留抵税额,增量留抵税额足额退还;将先进制造业增值税留抵退税范围扩大至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六大类行业企业。

  免税方面,自4月1日起,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免征增值税;适用3%预征率的预缴增值税项目,暂停预缴增值税。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住宿餐饮、文体娱乐、交通运输、旅游、零售、仓储等行业纳税人和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暂免征收2022年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减税降费层面,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可在50%的税额幅度内减征“六税两费”;灵活就业人员职工基本医保缴费比例、水土保持补偿费、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药品再注册费,以及文化事业建设费等均有不同幅度降低。

  “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徐州出台助企纾困十项举措,减税的力度真的很大,我们倍感振奋。”徐矿集团财务部副部长丁金楼说,仅通过留抵退税这一项,企业就能获得5000万元的资金活水。

  开足马力,实现项目建设“新生态”

  项目建设事关发展全局,谋项目就是谋未来。今年,徐州重点编排实施220个重大产业项目,年度预期投资1372亿元。其中,年度实施项目共200个,平均年度投资为6.7亿元,较2021年增长1.1亿元、增加了18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达到94个,占工业项目的63.1%、较2021年提高5个百分点。

  这些项目对徐州持续深化供给侧改革,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充分发挥有效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起到关键支撑作用。火热的五月,徐州在全面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一步不松推动项目建设复工满工,调足资源、开足马力,奋力向既定目标冲刺。

  5月15日,徐州中林陆港产业园项目现场,蓝天艳阳下,数百名建筑工人们正在一片片钢架丛林里穿梭忙碌着,争分夺秒抢工期,目前,项目已完成整体进度的30%,预计年内可投入使用。徐州中林陆港产业园是中国林业集团有限公司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布局,将助力徐州成为我国重要的木材加工和木材经营示范基地。

  该项目是徐州市“拿地即开工”的重点项目,也是徐州市边运营边建设的项目典范。连日来,该项目不断加大与上下游客商的贸易联系,通过“物流+”“园区+”,助力徐州淮海国际陆港建设取得新成效,开启“铁路枢纽+产业园区”运营新模式。

  除此之外,徐州氢能产业园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进行内部设施设备安装;江苏淮海科技城徐州软件园二期项目整体进度已完成90%以上;云龙科创园项目主体结构施工顺利,部分主体封顶;泉山区好牙医数字化口腔高端设备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正在进行内场装修……

  重大项目建设是应对疫情冲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对稳定经济基本盘尤为重要。目前,200个年度市级重大产业项目均已恢复正常建设,复工率达100%;19个年度实施省级重大项目在建16个,开复工率近90%,重大产业项目实现了“应复尽复、应开尽开”。

  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的同时,徐州紧盯企业产能利用率、产成品库存、市场订单等情况,分析研判疫情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帮助企业稳产、满产;关注产业发展趋势变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产业链短板弱项等情况,着力延链补链壮链,聚力打造10大优势产业链条;聚焦各县(市、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净增规上企业数等指标完成情况,推动各地补短补缺补软,抢抓二季度施工黄金期,推动在建项目多投快建、达产达效,夯实全市工业稳定增长基础。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当前的徐州,正以坚决的行动展现中心城市夺取“双胜利”的强大韧劲,发展的脉搏日趋强劲,恢复的步伐愈发矫健。(供图 徐州市委宣传部 新华日报 记者 张 涛)

编辑:杨心怡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