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视频               融播报       |       舆情智库            房产        
丹阳:把美丽乡村“施工图”变成美好生活“实景图”
2021-07-26 09:51:10来源:新华日报编辑:杨心怡责编:石丽敏

  原标题:振兴乡村谋实招 同心共绘新画卷 丹阳:把美丽乡村“施工图”变成美好生活“实景图”

丹阳:把美丽乡村“施工图”变成美好生活“实景图”

扶贫办走访慰问困难群众

丹阳:把美丽乡村“施工图”变成美好生活“实景图”

司徒镇杏虎村水蜜桃喜获丰收

丹阳:把美丽乡村“施工图”变成美好生活“实景图”

皇塘镇江南生物生产车间

丹阳:把美丽乡村“施工图”变成美好生活“实景图”

延陵镇九里村

丹阳:把美丽乡村“施工图”变成美好生活“实景图”

司徒镇稻田画

丹阳:把美丽乡村“施工图”变成美好生活“实景图”

高新区大钱村

  在脱贫攻坚任务圆满完成、乡村振兴全面实施之际,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平稳过渡。那么,身处过渡期,如何防止返贫?站在新起点,如何绘就富美乡村新画卷?

  在江苏,丹阳既是一座以实体经济见长的智造名城,也是镇江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点板块。2021年,“丹字号”乡村振兴工作以“美在生态、富在产业、根在文化”为建设主线,以产业兴旺为突破,确定“路线图”、绘好“时间表”、制定“任务书”、落实“施工员”,把丹阳美丽乡村建设“施工图”逐渐变成百姓美好生活的“实景图”,奋力在新长征路上书写精彩篇章。

  房前屋后绿树红花,沥青路面干净宽阔,内容丰富的文化墙扮靓乡村、传播文明,设施齐全的文化广场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乐园……行走在丹阳各乡村,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扑面而来,处处彰显着新时代美丽乡村的“颜值”和“气质”。

  谋篇布局 找准乡村振兴“着力点”

  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为把这盘大棋走好走活,2021年,丹阳在中央“一号文件”指引下搭建起乡村振兴的“四梁八柱”,紧扣“产业强市、美丽丹阳、民生改善”三大主题,先后印发了《2021年丹阳市乡村振兴工作要点》《关于完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组织领导体系的通知》《关于建立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定期调度机制的通知》《关于印发丹阳市2021年乡村振兴专项行动系列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制定了2021年“丹字号”乡村振兴年度“任务书”“路线图”和“计划表”,明确“乡村产业提质增效、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脱贫攻坚巩固拓展、乡村善治效能提升、乡村组织人才振兴、农村改革创新、乡村振兴优先保障”8个专项行动和30项重点任务。这些文件不仅成为丹阳三农“十四五”迈好第一步的“施工图”,更成为统筹五年发展的“任务书”。

  “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丹阳市委书记黄春年说。在画好乡村振兴“规划总蓝图”后,丹阳还画出了指导落实的“施工图”和保障实施的“责任图”:针对8个专项行动,每一个专项行动明确总牵头部门和若干责任部门,制定形成具体实施方案和镇区个性化任务清单。同时围绕8个专项行动,形成了“1+7”工作专班,即:1个领导小组+7个专项工作组,确保每一个专项行动,都由分管市领导挂钩联系、牵头部门统筹协调、专项小组负责推进,并设立乡村振兴专项引导资金,安排1亿多元的资金用于保障重点任务落实,以“真金白银”助力乡村振兴。

  产业兴旺 夯实乡村振兴“根基”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农村要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唯有夯实了产业根基,让乡村拥有“造血”功能,才能激发“三农”发展活力。

  早在十多年前,丹阳市皇塘镇后亭村的村民们就彻底告别了传统的农耕模式,在家门口的“江南生物”当起了“上班族”,村民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宽……走进位于后亭村的江苏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菇房内,一团热气扑面而来。经过近20多年的发展,公司不仅成为国内最大的草菇工厂化基地和省内规模最大的鹿茸菇工厂化基地,也成为国家级农业重点龙头企业。“我们公司员工近一半是当地农民,这些年公司通过产业引领、技术帮扶、资金支持等,带动乡邻及省内外3000余户菇农共同致富,全村六成农户走上了草菇种植的致富之路。”江苏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姜建新说。

  丹阳围绕优质粮油、应时鲜果、花卉苗木、食用菌等特色优势产业,坚持工业化、项目化、市场化、品牌化发展理念,全力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培育了一批质态良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江南生物就是其中一员。据统计,丹阳现有重点农业龙头企业72家,其中国家级3家(大亚集团、花王集团、江南生物)、省级12家。同时,丹阳还培育了家庭农场47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285家,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超70%;建成了8个镇江市重点农业园区,其中省级园区3个。在农业领域还建立了3个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后工作站、3个国家级研发中心、4个省部级研发中心,拥有农业高新技术企业12家。圣象地板、江南草菇、花王花卉、嘉贤大米……一个个蕴藏着“丹字号”的农业品牌,开始叫响全国。

  2021年,围绕健全产业体系,丹阳将做好做强品牌引合作、培育特色引项目、整合资源引平台的“三个引”,大力推动“延链补链”和“以商引商”,确保全年农业农村重大项目投资超10亿元。同时将抓住龙头重引领,推动江南生物、华洪药业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推动产业集群加快形成;聚焦园区强集聚,以3个省级园区为核心,创新体制机制,撬动更多工商资本参与园区建设,招引央企国企“组团”入园;突出特色促融合。充分发挥国家级产业强镇和创业创新基地、省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载体作用,整合香海琴枫、季子庙、七峰湖等特色生态及文化资源,打造“景美丹东”“镜彩丹西”等重点线路。

  乡村旅游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做活农文章,农村变景区”“走好旅游路,农民变旅商”“保留文化魂,助力新振兴”……乡村旅游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穿梭在位于丹阳西部的17.2万亩的丹阳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粮油、有机茶、优质果蔬、智能化养猪、高档花卉苗木”五大产业板块先后跃入眼帘,百业兴旺的幸福图景正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美丽篇章。其中,位于果蔬板块的司徒镇杏虎桃园内桃香四溢,一个个色泽诱人的水蜜桃压满枝头,一派丰收景象。20多年来,以烈士名字命名的“杏虎村”在“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赵亚夫的帮助下,打响了“杏虎村”水蜜桃品牌,该村2019年脱掉了省级贫困村的帽子,如今杏虎村人年均收入已超20000元。在杏虎这张以“桃”为媒、绘就出的甜蜜画卷里,不断传来游客采摘时的“欢声笑语”……而另一边,前来杏虎村“许杏虎朱颖革命烈士纪念馆”参观的游客一拨接着一拨。杏虎村党委书记黄兢说,今年该村将“烈士家乡”这一红色资源打造成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景课堂”,走出了一条“红色”革命文化和“绿色”生态文化相互交织的乡村旅游振兴之路。

  从“卖桃子”到“卖风景”再到“卖文化”,如今的杏虎村依托江苏省丹阳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许杏虎烈士纪念馆、桃花山庄、党员红色教育基地等,将1500亩桃园融入旅游观光农业;依托2000余亩果园和连片茶园,大力发展一、二、三产业,使农家乐餐饮、鲜果采摘、度假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旅游观光农业进档升位,引领一方农民奔小康。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大众消费需求的变化,传统的乡村旅游很难有所突破。如何破题?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丹阳积极探索“文创+”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农文商旅深度融合的发展之路,为乡村旅游注入了新活力,实现了新发展。杏虎村只是丹阳市委、市政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缩影之一。

  生态宜居 擦亮乡村振兴“生态底色”

  生态宜居乡村是乡村振兴的直观体现,丹阳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场硬仗,以“四清一治一改”为抓手,下力气标本兼治、善筹谋综合治理,用“田园良方”点绿生金,擦亮生态底色,赋能乡村振兴。近年来,丹阳厘清原来乡村游“散、小、乱”的状态,在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的前提下,以全域旅游为总基调,围绕“美丽乡村”定位,“因地制宜”将绿水青山的潜在优势变成了“金山银山”。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位于开发区建山村的黄连山自然村地处丘陵地区,过去是个出了名的穷山村。2014年以来,该村齐心协力推进“美丽建设”,不仅彻底改善了村庄环境面貌,提高了居住质量,获得“中国最美乡村”的美誉,依山傍水、优美秀丽的山村景观还吸引了一拨又一拨的参观者和游客陆续光临。

  行走在访仙镇红光村,一股“邻里一家亲”的氛围顿时扑面而来。在这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助力“善美之风”吹拂乡村大地。乡村环境,整治容易长效难。如何留住“最美村景”?红光村的答案是用文明的力量。作为丹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试点单位,红光村积极建设了红光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创新推出了村“文明银行”建设,每户开设账户,每月评比积分。

  2021年,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专项行动中,农村垃圾房新(改)建任务330座,现已经完成180座;农村垃圾清运车辆新增(改造)任务20辆,现已经完成11辆;农村公厕新建(含改扩建)任务20座,按照城市3类公厕建设标准,现已经完成10座。在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专项行动中,丹阳新增的80个美丽宜居村庄名单已经确定……

  从“点上发力”到“面上开花”,丹阳乡村旅游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丹阳乡村也在旅游产业的助推下,实现一次又一次“蝶变”,生态宜居乡村也正在成为新时代“丹阳名片”。

  防止返贫 抓好脱贫攻坚“衔接期”

  提高脱贫质量、防止返贫致贫,是脱贫道路上必须跨过去的一道坎。

  “感谢政府的关怀,‘防贫保’为我这样因病致贫的家庭送来了满满的爱,增强了我们奔小康的信心!”2020年10月10日,延陵镇韦甲村村民马荣英和丈夫接过14585.16元的防贫保险救助金时,不住地道谢。这是对马荣英在享受医保大病医疗结算补助和慈善救济后,对其自费部分进行的一次“防贫保”特别救助。

  “防贫保”是如何运作的?简单来说,就是以非贫低收入户和非高标准脱贫户两类临贫、易贫人群为对象,针对因病、因灾、因学因素分类设置防贫保障线和救助标准,并提供理赔服务。2020年1月,为积极探索建立精准防贫工作机制,主动防控贫困增量,丹阳市扶贫办会同太保产险丹阳支公司在镇江市范围内率先推出“防贫保”,并选择地处茅山老区的延陵镇先行试点,通过政保联办“防贫保”,建立“未贫先防”机制。为此,市政府和延陵镇政府共同出资36万元作为防贫保险基金,按每人每年60元保费的标准为该镇农村10%的人口购买了6000份“防贫保”保单,实际覆盖和惠及了辖区内全体农村人口。如今,“防贫保”已成为丹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新式武器”, 为临贫、易贫人群筑起“防贫堤”。

  2021年,在开展脱贫攻坚巩固拓展专项行动中,丹阳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加强“两户两骤”动态监测,紧盯“两不愁三保障”政策落实,确保不发生集中性、规模性返贫;聚焦因病因残支出型贫困,探索构建大救助政策体系,建立多部门联动的风险预警、研判处置、分类帮扶机制。聚焦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强化市镇两级统筹,引导镇区和行政村联合投资成立“乡村振兴联合发展有限公司”,稳妥选择投资项目,以“保底收益+分红”的形式,拓展村级收入来源;汇聚多方力量。以万善丹阳APP为依托,深化“高水平小康 丹阳在行动”活动,同时推广延陵“防贫保”试点、陵口“手拉手”精准帮扶试点模式,探索构建党委政府、社会、行业“三位一体”帮扶格局。

  徜徉在丹阳这片乡村热土,如入江南水乡画卷之中,乡村振兴大潮涌动下的美丽乡村图景,正越发惊艳地在曲阿大地铺展开来,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绘了一幅幅“农村面貌极大改善、农业经济升级发展、农民收入不断提高、美好生活共建共享”的美丽新画卷。(新华日报 作者 曾丽萍 郭林瑞 姜旭洋)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