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视频               融播报       |       舆情智库            房产        
跨越千里 同心共襄扶贫大业
2020-10-28 09:49:25来源:新华日报编辑:罗毅责编:路晶森

  原标题:跨越千里,同心共襄扶贫大业——江苏省对口帮扶陕西省脱贫攻坚纪实

跨越千里 同心共襄扶贫大业

跨越千里 同心共襄扶贫大业

榆扬手拉手·陕北亲子游首发启动仪式

跨越千里 同心共襄扶贫大业

太仓·周至人力资源市场

跨越千里 同心共襄扶贫大业

金坛支援医疗专家主刀石泉县中医院首例胰腺损伤手术

跨越千里 同心共襄扶贫大业

今年8月建成的镇江市渭南农特产品展示馆

跨越千里 同心共襄扶贫大业

位于旬邑县的苏陕扶贫协作项目—陕西第一季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2020年2月,随着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等29个贫困县(区)宣布脱贫摘帽,至此,陕西省56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贫。这是一首助力脱贫的交响乐章,每个音符都倾注了江苏与陕西共同协作20多年的真挚感情。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从1996年两省开启省际间对口协作,到2016年新一轮东西部扶贫协作吹响脱贫攻坚的号角,苏陕两省越走越近、越走越亲,紧扣精准脱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同步迈向全面小康社会的步履更加坚实、越发有力。

  两地心有千千结 催生扶贫协作出硬招实招

  这是一份延续了20多年的情谊。从汉江到扬子江,一条长江连起江苏与陕西,两省人民同饮一江之水。从“一带一路”的陆上起点,到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交汇点,一条陇海铁路又拉近了两省的距离。苏陕两省隔山隔水不隔心,跨越千里的握手早已把手足之情深深演绎。

  党的十九大以来,苏陕两省交流交往掀开了新篇章,2017年12月、2018年12月、2019年3月、2020年8月江苏代表团4次赴陕学习;2018年4月、2019年10月、2020年6月陕西代表团3次来苏考察,两省互访已成常态。

  从“共抓大机遇、共建大产业、共推大创新、共筑大市场”,到“向高处看、向深处走、向实处做”,再到“巩固、提升、拓宽”“工作加强、力度不减、巩固提升、走在前列”,随着对口帮扶协作工作的不断深入,江苏对口帮扶思路持续创新完善。

  紧扣精准帮扶,江苏将“结对子”这一好经验、好做法向纵深推进。2019年底,江苏10个设区市、52个经济较强的县(市、区)与陕西10个市、56个贫困县(区)分别建立结对帮扶关系,江苏经济强镇与陕西贫困乡镇结对达301个,村村结对386个,企村结对180个,校校结对388所,医院结对119家,结对双方均开展了实质性的帮扶工作。

  数据显示,2017-2020年,江苏援陕财政资金年均增长114%,2020年安排财政资金增幅高于本省民生事业支出增幅,资金帮扶力度同步加大。2020年2月,江苏省财政统筹统拨对口帮扶陕西省资金同比增长21.3%,增幅远高于本省财政收入增长和民生事业支出增幅。同时,加大社会扶贫力度,2019年江苏对口帮扶陕西捐款捐物1.31亿元。

  从高层互动到基层结对,向纵深发展的对口协作帮扶机制,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在2019年度国家东西部扶贫协作考核中,江苏获得了“好”的等次,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回首过去,苏陕工作队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紧紧围绕抓责任落实、抓服务一线、抓问题整改、抓协调汇报、抓巩固提升五个方面,突出帮扶协作重点,带动市工作组、县联络组,助力脱贫攻坚的推进落实。省工作队注重发挥对口帮扶“头雁”的作用,积极服务于各市工作组、各县联络组,切实肩负起统筹协调、保障推进的职责,和全体援陕干部人才一道在三秦大地、扶贫一线共同书写“真情帮扶、务实帮扶、持续帮扶”的合格答卷。

  产业消费“双扶贫” 赢得增收“万紫千红总是春”

  每年“谷雨”之后,漫山遍野的树草由鹅黄转为深绿,位于秦岭腹地的陕西省柞水县迎来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在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智能联栋木耳大棚里的木耳长势喜人。在这里,“小木耳”办成了“大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好途径。2020年4月份,“柞水木耳”成为全网刷屏的词汇,甚至一货难求。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抓手。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苏陕协作各个联络组,深挖受援地的产业基础、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柞水木耳、平利女娲茶叶、勉县“小龙虾”、洛南“辣上天”、山阳蛋鸽、周至猕猴桃、富平圣唐乳业、淳化“爸爸的苹果”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发展起来、脱颖而出。

  数据显示,2016年-2019年,共支持陕西扶贫项目3400余个,累计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7.6万。仅2020年,支持对口帮扶产业项目1232个,总投资111.27亿元,预计带动贫困人口25.9万人增收。

  社区小工厂,就业大舞台。在陕西省平利县,自从与武进结对以来,按照移民搬迁建社区、依托社区办工厂、办好工厂促就业的思路,采取“总部在园区、工厂在社区、车间进村庄”的模式,累计发展以毛绒玩具产业为主导的社区工厂83家,提供就业岗位6000余个,搬迁群众和贫困家庭实现了“一人进厂、全家脱贫”,成功探索出了一条东西合作兴办社区工厂、就近就地安置就业的精准扶贫新路径。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到陕西省平利县老县镇锦屏社区考察,对“楼上居住,楼下就业”的异地搬迁扶贫发展思路给予了肯定。

  因为家门口有了企业,2020年47岁的石军芳笑容多了起来。如今,他在澄城县豪嘉服饰加工厂工作已近3个月,从原来没有务工收入到现在平均每个月2000多元的工资让他感觉幸福满满,此前因为易地扶贫搬迁的担忧一扫而光。淳化县十里塬镇易地移民搬迁小区福缘社区,泰州工作组引进江苏能人于拥军发展食用菌产业,总投入近3000万元,形成年产双孢菇1400吨、平菇1000吨的生产规模,吸纳62名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社区工厂正从一个个点向更多面推广。宜君县创意工艺品公司社区工厂累计带动周边群众就地就近就业240多人,安置贫困劳动力49户49人。如今,宜君县推出社区工厂“青蓝”计划,旨在通过“现代企业意识和技能培训+生活补贴+生活帮扶”等多种方式,将农户培训成合格的产业工人,降低企业开业初期运营成本,确保社区工厂可持续发展,实现工人“体面劳动,幸福生活”。太仓联络组搭建产业平台,紧扣“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利益联结模式,2017年以来安排苏陕协作资金6775万元扶持周至产业类项目75个,推动猕猴桃种植、特色养殖、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主导产业发展,助力群众增收、村集体经济壮大,增强周至“造血”能力,直接带动贫困户1858户6271人增收。

  江苏干部来了,江苏企业来了。有了企业,老百姓就业有了渠道,赚钱致富有了方向。总投资10亿元的达美汽车轮毂项目落户铜川、投资1.5亿元的斯派尔集成建筑项目落地延川县、投资2亿元的中冶陕压PMC项目助力富平县国企转型升级……截至9月底,已完成陕电送苏19.6亿千瓦时,两省政府支持延安至江苏输电通道建设事宜已报送国家发改委及能源局。

  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苏陕工作队累计支持和吸引487家苏企到陕投资参与扶贫,落地投资额105亿元。两省推动共建富丹产业园、西乡国动产业园等10家苏陕产业园区,引进项目39个,总投资71.5亿元,累计到位资金32.2亿元,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1937户5645人。

  具有市场经济思维的江苏对口帮扶干部,不仅为对口帮扶地区引进产业和项目,也在想方设法、多措并举,利用消费扶贫倒逼贫困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为了帮助咸阳市特色农产品走出陕西、走进江苏,泰州工作组发动大后方,创新探索了“巡展式”“直营式”“带货式”“集采式”四种消费扶贫方式,三年来累计消费扶贫近亿元,有效推动对口帮扶地区农产品走进泰州市场,拓宽了咸阳市贫困群众的增收渠道。“镇江市渭南农特产品展示馆”9月7日正式揭牌,这标志着镇江渭南消费扶贫“五个一”平台全面建成。对于“五个一”平台,他们有个小目标:力争到今年底销售达5000万元,明年销售突破1个亿,3年后年销售将达3个亿规模。扬州市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对口帮扶榆林市横山区以来,充分发挥世界美食之都的品牌优势和影响力,携手陕北横山羊肉等优质农副产品,呈现出不一样的味觉盛宴,开创了一条别开生面的助力脱贫、共奔小康的消费扶贫新模式。

  办展会、开设专营店、拓展电商销售……前后方大联动,借助于市场化手段推进“陕货进苏”,帮助秦岭农产品走出山区,走进东部。

  数据显示,2020年1月-9月,江苏采购、销售陕西结对贫困县农产品3.37亿元。10月10日-10月12日,2020苏陕优质农产品消费扶贫展销会暨东西协作农产品展销中心(南京)陕西馆成功举办。据初步统计,仅展销会3天,现场销售额达81万元,洽谈数量128个,洽谈金额近800万元。

  深耕协作惠民生 让劳务人才倍增扶贫“新温度”

  劳务协作不仅是增收脱贫的路径,也是苏陕百姓交流的渠道。

  2019年5月,周至建立“太仓·周至人力资源市场”,该市场依托远程信息化平台,集劳务输出、就业培训、维权保障等就业扶贫业务为一体,实现了周至县16个乡镇与太仓市的“零距离”,求职者和用工企业“面对面”交流,就业“零成本”“未离家已定岗”,这一线上线下共同推进的就业模式,成为周至群众成功就业的一张“金字招牌”。目前,周至在江苏累计就业5678人,仅2020年就新增1715人,其中贫困人口243人。

  在陕西省丹凤县,贫困群体想外出务工,都会找到丹凤驻南京创业党支部,因为这里有个劳务输出工作站,定期发布南京市招工信息,组织招聘、开展技能培训。每年春节前后,这一工作站就利用农民工集中返乡的有利时机进行定向摸底。与此同时,丹凤县还制定奖励办法,比如鼓励社会劳务中介机构、在南京丹凤籍创业成功人士、党员能人大户等积极吸纳县内劳动力到南京务工,根据带动情况分别发放5000至5万元的奖励性职介补贴;对丹凤县内吸纳贫困劳动力达到一定规模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工厂)每年给予2-4万不等的激励资金等。通过定制、定向、定效的模式,帮助贫困群体增收脱贫。截至目前,丹凤县在南京务工人员达6286人,自主创业130多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1139人,人均年收入达 4万元以上。

  数据显示,2017-2019年,三年间通过苏陕劳务协作帮助近1.41万名陕西贫困劳动力到江苏就业,2.05万名陕西贫困劳动力实现省内就地就近就业。今年1-9月,帮助4427名贫困人口到江苏就业、6231名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就业、1354名贫困人口到其他地区就业。

  在陕西对口帮扶地区,医疗、教育、农业等领域活跃着一批江苏的技术专家。互联网+的日趋盛行,为健康扶贫提供了更强大的支持。在汉中市洋县医院,通过远程会诊系统,与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专家医生“面对面”,犹如把专家请到了洋县。卢杰、王元刚、何玉峰、单辉国等医生,跟随着协作组来到对口帮扶地,医治病患、专业教授、组建科室……极大提升了当地的医疗实力。

  在延安,教育界已经形成了“无锡模式”。目前,延安与无锡试点从幼儿园到职高一揽子学校结对协作,已有35所学校结对。借助于远程教育平台,“无锡教育网络扶智专递课堂”项目在35所学校间教学资源的网络共享,立足实现“授人以渔”的造血式扶贫行动,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在陕西略阳县荣程中学有个“海安班”,在支教老师的带领下,按照海安的模式进行班级管理和教学,全班学生成绩大幅提升,中考平均分和优秀人数均为全县第一。

  刘云飞,扬州市广陵区沙头镇农业园的一位农业技术人员。2018年冬天,年近60的他,报名农业专业技术人员赴佳县开展对口帮扶,挂职在佳县农村经营管理站。三年来,他的身影几乎遍布佳县的各个乡镇,大佛寺、官庄、金明寺、坑镇、方塌镇,查看着大棚内的农作物长势,教授农民专业知识,不断提升农民科技素质,提高农产品品质。如今,他选择再留守一年,为佳县的农业发展谋求更大的出路。

  这是江苏紧扣精准帮扶、在与陕西的对口帮扶中创新推出的“666”人才支援计划,每年向陕西每个贫困县至少选派6名教师、6名农技人才、6名医务人员。去年选派专业技术人员1236名,完成年度两省签订协议数的122.6%,此项工作位居东部对口帮扶省市第三位,受到国务院扶贫办通报表扬。2020年1-9月,10个结对市向陕西选派专业技术人才已达1166人。

  携手抗疫克时艰 在同气相求中赢人心显真情

  2020年初,疫情突然而至。为了应对疫情产生的影响,江苏向陕西捐资捐物捐款的同时,更是协调引进了年产1亿只口罩的康利华医疗用品公司落户商洛市商州区,协调日产10万只口罩的广福生物医药科技落户绥德县,协调可日产一次性防护口罩2万只、防护服3000件的中豪服饰注册成立汉中市达沃斯防护用品公司等,有效缓解了陕西防“疫”物资不足的难题。

  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挂职铜川市耀州区人民医院院长郭建军、南京浦口区中医院挂职商洛市镇安县中医院副书记王红梅等同志,放弃春节期间与家人团聚机会,第一时间返回受援医院组织开展防疫抗疫工作,成为苏陕医疗协作中的最美逆行者。3月中旬148名江苏对口帮扶陕西干部全部到岗,2020年江苏已有600多名医疗卫生帮扶人员来陕,奋战在抗击疫情和脱贫攻坚一线。

  2020年疫情期间,苏陕工作队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劳务协作稳就业。按照“分批有序错峰”的要求,通过包机包车等方式,优先组织贫困劳动力到江苏务工就业。徐州市对口帮扶宝鸡市工作组先后协调组织134批次、232辆车、3881人返岗就业,其中直送江苏就业1255人。常州市对口帮扶安康市工作组帮助60名贫困残疾人到常州就业,200多名残疾人在苏陕协作社区工厂就近就地就业。

  为应对疫情不利影响落实“六稳”“六保”要求,保证贫困地区社区工厂、扶贫车间的开工复产稳产,苏陕两省采取了以加强与母公司沟通协调为途径来“稳订单”、以突出消费扶贫为抓手来“转内销”、以加大社会扶贫力度为重点来“助帮扶”、以进一步加大相关产业政策支持力度来“保生存”、以加强动态监测为手段来“强服务”等措施,帮助苏陕协作社区工厂、扶贫车间解决疫情带来的困难和问题。2019年江苏援建的223个扶贫车间已基本复工,同时积极协调64家母公司在江苏企业给予订单方面倾斜,有力保障了在陕西的500多家毛绒玩具、电子手工类苏陕协作扶贫工厂、车间的正常运行。目前看,2019年度苏陕协作资金支持陕西帮扶项目1526个已全部复工,2020年苏陕协作资金安排补短板、强弱项、促发展的帮扶项目1232个正有效推进。

  为积极应对商洛市“8·6”洪灾,南京市向商洛市捐赠500万元专款用于洛南县灾后重建,对口帮扶洛南县的江宁区还追加了1200万元,目前被洪水冲毁的陕西盛德农业科技公司焕发新生,一条生产线已建成,即将恢复生产,非常时期再一次见证和加深了“苏陕一家亲”的协作情谊。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苏陕合作将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完善合作机制,开创新局面。苏陕工作队将按照党中央、苏陕两省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紧盯共创“双优”的目标,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陕西剩余的18.34万贫困人口“清零”,助力陕西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同时,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四个不摘”的部署,接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一步发挥两省优势互补的资源禀赋,共同提升产业体系竞争力,促进两省合作共赢,让共同发展的大戏“永不落幕”…… (供稿 苏陕工作队)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