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视频               融播报              房产        
南通开发区:激情燃烧,改革开放再出发
2020-09-16 09:19:38来源:新华日报编辑:罗毅责编:路晶森

  原标题:坚定扛起南通经济发展主阵地、主力军大旗 南通开发区:激情燃烧,改革开放再出发

南通开发区:激情燃烧,改革开放再出发

南通开发区:激情燃烧,改革开放再出发

南通开发区:激情燃烧,改革开放再出发

南通开发区:激情燃烧,改革开放再出发

南通开发区:激情燃烧,改革开放再出发

南通开发区:激情燃烧,改革开放再出发

南通开发区:激情燃烧,改革开放再出发

南通开发区:激情燃烧,改革开放再出发

南通开发区:激情燃烧,改革开放再出发

南通开发区:激情燃烧,改革开放再出发

  头雁引领,群雁高飞。在南通众多开发园区中,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起步最早、体量最大。

  1984年底,国务院印发《关于南通、连云港两市进一步对外开放方案的批复》,南通开发区应运而生,成为我国首批1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历经36载砥砺奋进,南通开发区已华丽蝶变为南通“金南翼”:累计兴办规模企业2000多家,吸引外商投资企业800多家,其中世界500强公司设立的企业80多家;进入中国产业园百强榜前50、经济技术开发区前25;获得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等荣誉称号。

  上半年,南通开发区交出漂亮成绩单: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2.2%、工业用电量24.3亿千瓦时、外贸进出口30.2亿美元,均列南通第一;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4.2%,高于南通平均1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3.7亿美元,为南通第一。发展永无止境,改革未有穷期。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羌强表示,南通开发区正以“舍我其谁”的精气神“再出发”,激情燃烧,坚定扛起全市经济发展主阵地、主力军大旗。

  跨江融合 打造开发开放“强磁场”

  “全方位融入苏南、全方位对接上海、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年初举行的南通市委全会,明确争当“一个龙头、三个先锋”、建设“强富美高”新南通战略路径。

  地处苏通大桥北桥头堡,融入苏南、对接上海有着天然地理优势的南通开发区迅速响应,一场“头脑风暴”席卷全区——学习苏州“三大法宝”、答好南通“发展四问”。“对比苏州的开发园区,南通开发区开放的时间更早,但发展步伐没有他们快;南通开发区拥有的资源不差,但综合实力没有他们强;南通开发区面对的机遇不少,但发展成效没有他们大。”打破“小成即满”,南通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沈红星直面“痛点”,“南通开发区必须重新审视自身,高点定位再出发,以苏州工业园区等先进开发区为标杆,充分借鉴、主动对标,加快追赶。”

  思想破冰的同时,南通开发区加快跨江融合脚步。3月25日,当地疫情防控形势刚刚平稳,羌强即带领南通开发区(南通综合保税区)招商团赶赴上海外高桥集团考察交流,不仅促成总投资超50亿元的数据中心项目落户南通综保区,还与外高桥集团签订新的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抢抓长江经济带、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等战略机遇,在资源共享、产业互补、创新联动等方面进一步融合发展。

  合作深化,源于基础坚实。上海自贸区挂牌成立不久,南通综合保税区便主动对接,从国家推进改革开放的“试验田”里移植创新经验,借鉴学习集中报关、区内自行运输等17项制度,并在省内率先启动“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等先进管理模式,努力打造南通改革开放新平台、转型升级新高地、创新发展先行区。上半年,南通综保区发展绩效在全省21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中跃至第7位。

  放大“免证、免税、保税”等政策优势,南通综保区释放强劲动能:综保区A区集聚阿里巴巴、亚洲脉络、钛基等一大批云计算企业;综保区B区利用紧邻通海港区和苏通大桥的优势,打造现代智慧物流园,中农现代物流园、中仓保税物流园等龙头项目相继落户。

  放眼南通开发区,开发开放“强磁场”远不止南通综保区一处:以国家集成电路测试产业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为主体,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高地;以国际数据中心产业园、南通大数据产业园为主体,主攻金融、医疗健康、工业、文化等细分领域,打造长三角大数据产业集聚区;以能达商务区为主体,不断优化公共服务功能,南通“金南翼”快速崛起。

  一座座高水平开发开放平台,叠加持续推进的“不见面审批”、零缺陷服务、精准化监管等“放管服”改革,南通开发区动能澎湃、韧劲十足,该区锁定目标:力争3年内跻身全国国家级开发区前三十强,在全省省级以上开发区综合考评中进入前五名;到2024年,也就是开发区建立40周年时,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

  全员招商 刷新项目建设“加速度”

  5月28日,作为阿里巴巴2000亿元新基建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总投资150亿元的阿里巴巴江苏云计算数据中心扩容项目在南通开发区签约。2017年底,总投资180亿元的阿里江苏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在南通签约,2018年3月项目开工建设,同年10月主体封顶,实现当年开工、当年封顶。频频大手笔投资,是阿里巴巴用行动为南通开发区的营商环境“投票”。

  与阿里巴巴作出同样选择的,还有瑞士奇华顿集团。奇华顿是全球日用及食用香精领域的先导企业,2015年投资8000万美元在南通开发区建设工厂,去年二期项目也全面达产,年产能达到2万吨。“南通开发区为企业提供了最佳的基础设施以及非常好的服务,我们把现有的最先进技术设备都引到了南通工厂。”奇华顿高管桑乔治表示,“奇华顿力争将南通开发区打造成集团在亚太地区最重要的食用香精香料生产基地。”

  让众多行业巨头“青眼相加”,南通开发区靠的是一流的服务。

  南通开发区加快推进“不见面审批”改革,紧盯用地、报批、报建等环节,在全省率先试点企业投资项目信用承诺制,不再审批,严格监管,将项目启动到开工的审批时间从9个月到1年缩短至4个月到6个月,平均提速50%。此外,还开展重大项目领导挂钩、团队一对一跟踪服务,制度化推行“日晨会、周例会、旬督办、月点评”工作机制,第一时间会商会办,提升服务水平和效率。

  转转网南通客服中心对“开发区速度”感受深刻。转转集团是国内二手经济领域的头部企业,去年9月与南通开发区签约,设立以技术研发和客服后台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服务基地。为加快项目落地,南通开发区全力帮助协调临时办公场所、员工招聘等事项,公司从进场到开业仅用76天。

  在南通开发区,不断刷新的还有项目签约速度。5月22日,麦迪生医疗科技(南通)有限公司最新上马的新冠病毒检测试剂项目落户南通综保区。令很多人感到意外的是,这一总投资5亿元的高新技术项目,从正式跟进到最终签约,仅用了10天时间。

  项目信息“快速反应”的背后,是南通开发区“全员招商”工作机制:党工委、管委会班子成员以身作则,协调推进重特大项目,主要负责同志每周不少于 1 次带队拜访,分管负责同志每月不少于6次、专职招商人员每月不少于20天开展驻城招商,形成上下联动、协调有序的常态化推进机制。今年,面对疫情带来的信心不足、投资放缓、交通不畅等困难,南通开发区通过视频联系、线上招商、电话拜访、邮件沟通等方式最大限度搜集项目信息,同时组建招商中心有限公司,招聘16名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招商人员,聚焦重点区域密织“招商网”,仅在上海、苏南就获得项目信息20多条,落地项目8个。

  危中寻机,南通开发区上半年收获超10亿元项目13个,在手推进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8个,总投资671亿元;力争全年招引10亿元项目20个以上、20亿元项目10个以上、50亿元项目2个以上、100亿元项目1个以上。

  破茧成蝶 擘画“1+1”产业发展新蓝图

  翻看上半年成绩单,一组数据让南通开发区干部群众倍感欣慰:全区PM2.5浓度同比下降12.7%,优良天数比例达88%,同比上升7.7个百分点。

  空气质量向好,既是一份厚重的民生福祉,也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南通开发区产业转型的铿锵步履。

  在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南通开发区历经多次“破茧成蝶”:上世纪90年代,发挥南通“纺织之乡”优势,大力发展纺织轻工产业;进入新世纪,依托沿江岸线资源,大力发展海工装备制造等产业;以苏通大桥通车为契机,大力发展医药健康、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等新兴产业和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服务外包合同额、执行额持续保持南通1/3以上,获评中国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园区。

  奋进新时代,站在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等多重国家战略叠加的“风口”,南通开发区再次华丽转身。“历经30多年发展,南通开发区面临人力成本上升、土地空间减少、沿江岸线饱和、环保门槛提高等诸多制约,必须更加注重项目产出,抢抓最有爆发力、最有发展前景的‘未来产业’,走‘精明增长’之路。”沈红星介绍,南通开发区正紧扣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1+1”产业导向,全力推动产业特色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

  在65寸的显示屏上,最多可以3只手15个手指同时触控,这是维业达科技最新研发的拳头产品。2019年,总投资50亿元的维业达高性能柔性触控屏模组及研发中心项目落户南通开发区,产品将广泛运用于会议、教育、医疗、工业控制、消费电子等领域。

  聚焦“1+1”产业做好延链强链补链文章,南通开发区铺展产业新蓝图: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设立国家集成电路测试产业园,致力打造中国“测谷”,集聚了东和半导体、台湾钛昇、飞昂通讯、国芯微电子、精技电子等优质企业;同时也集聚了罗博特科、朗恩智能、科瑞恩智能、筱莫智能等智能制造企业。围绕大数据产业,坚持数据中心和数据应用同向发力、互促共进,国际数据中心产业园获批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大数据),南通大数据产业园获批省大数据产业园,成功创建南通市数字文创(视频)产业园。

  与产业生态一起改变的,是发展质量。去年,南通开发区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94亿元,增长11.9%,其中税占比93.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税收总量、税占比均居南通第一。

  “唯有全力以赴,才能抢抓机遇、趁势而上。”羌强表示,下半年,南通开发区将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转型等方面奋发作为,用更好的“进”为持续的“稳”筑牢根基,全力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南通冲刺“万亿俱乐部”贡献开发区力量!(新华日报 系列策划 陈明 作者 徐超 陈欣然)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