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银行2_fororder_农行 wKgAZV7OJmWASlfCAAFsz0eKZ8E583
“不屈的人类”主题微视频全球网友互动征集启事_fororder_b04e067ebed9be115af9e70d8e325b5江苏银行_fororder_江苏银行_1200x80
南京国博_fororder_国博bannner4
苏州古典园林狮子林_fororder_wKgAZV7jAtiAe7jwAABTgj-R2kk560沙洲优黄_fororder_沙洲优黄_370x80
首页 >> 江苏首页 >> 创新江苏 >> 正文

守正创新 “美丽古都”绽放新辉

2020-01-13 11:13:48    来源:南京日报     责编:李佳艺    

(焦点图)守正创新 “美丽古都”绽放新辉

市民在位于老门东的先锋书店骏惠书屋阅读书籍,品味书香。 南报融媒体 记者 冯芃 摄

(焦点图)守正创新 “美丽古都”绽放新辉

2019年重阳节期间,众多老年人来到明城墙台城段登高望远。南报融媒体 记者 徐琦 摄

  2014年年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强调,做好各项工作,必须有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的支撑,鲜明提出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的时代课题。 

  5年来,南京牢记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创新名城、美丽古都”的城市总体定位,扎实谋划推动,着力守正创新,全面提升文化建设质量和水平,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让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美丽古都”魅力绽放。在高质量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的征程中,文化建设如春雨润物,于无声处融入百姓生活,形塑出城市精神的崭新模样。

  创新文化供给,“文化福利”普惠城乡百姓 

  2019年1月11日,南京文化艺术中心三楼展厅人头攒动,正在举办的2019年南京市公益演出政府采购会,成了一场热闹非凡的“惠民演出交易会”。 

  由全市12个区文化主管部门和文化馆负责人组成的“采购团”,与52家演出团队面对面洽谈,下单订购2019年全市140场公益演出。这场全省首创的采购会,让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从过去的“统一配送”转变为“按需定制”,更加贴近基层百姓的文化需求。

  “我们文工团准备了40多个节目,有歌舞、话剧、评弹,还有情景剧、音诗画,可以根据观众的需求进行搭配组合。”采购会现场,南京市红星文工团外联部部长张建平在自家展台前拿着节目单,向各区“文化采购员”介绍该团正在排练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晚会,“晚会的节目单由观众决定,大家爱看哪些节目,我们就演哪些。”

  民之所望,发展所向。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为人民服务。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新需求、新期待,南京市大力推进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以功能完备的设施网络和高质量的文化供给,提升百姓文化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让城乡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方便快捷地享受文化发展成果。

  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拥有1200种、1500册以上图书,有1台专门用于图书借阅“通借通还”一卡通的电脑,每个月为村民、居民放映一场国产新片……2016年以来,我市按照江苏省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标准,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基层公共设施,统筹建设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技普及、体育健身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村(社区)综合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

  板桥社区位于板桥街道新集镇中心区域,辖区总人口近7000人,其中近五分之一是老幼人口。过去,由于缺少活动场地,社区居民们的文化休闲生活较为单一。2018年9月,建筑面积700平方米的板桥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成开放。中心设有老人活动室、亲子活动室、舞蹈室、健身室、红色图书室,还为社区居民免费开设瑜伽班、市民讲坛、亲子手工课等便民文化活动,把公共文化服务的优质资源和贴心服务,延伸到老百姓的家门口。 

  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类博物馆(纪念馆)101家、影院112家、农家书屋441家,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2934平方米。一个个扎根基层、功能完备的“文化驿站”,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下沉、普惠百姓的“最后一公里”,为基层群众带来了丰富多元、贴心便捷的“文化福利”。    

  传承城市文脉,“美丽古都”绽放时代新辉

  2018年9月,英国广播公司(BBC)播放的一部短片,让南京城墙的保护利用成果走进了全球观众的视野。短片中的讲述者——90岁高龄的谢竹茹老人,将自己把老伴生前悉心保存的城墙砖全部捐出的经过娓娓道来:“城砖是城墙的筋骨。把城砖捐献出来,不仅是完成了老伴的遗愿,也是尽到了一个南京市民的责任。”

  文化遗产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

  南京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市级以上文保单位数量在六大古都中位列第二,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一。在加大文物保护力度的同时,我市坚持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相统一,着力推进南京城墙等知名城市文化品牌的合理利用,努力“铸其魂、扬其韵、传其神”,使文物保护成果融入城市生活、惠及人民群众。

  从12座城门挂上的大红春联,到10处城墙书吧散发的满城书香,再到用脚步丈量历史的城墙乐跑……环城七十里的“古城项链”,将一处处城市地标、风景名胜串联成线,以多元、开放、亲民的崭新面貌,向世界展示山水城林、古今辉映的大美金陵。

  2018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期间,100多位与会嘉宾组成的“城墙慢跑团”登上中华门瓮城,一路慢跑向雨花门行进,古城墙的厚重历史和老门东、秦淮河、大报恩寺遗址公园等沿途名胜,让嘉宾们深深沉醉。德国迪特福特市市长布劳恩女士赞叹说:“有65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墙,不仅串联起城市的美景,还可以让公众自由地欣赏游览。这样融入城市现代生活的文化遗产,是南京最美的风景。”

  历经多年来的保护修缮、环境整治与开放利用,如今的南京城墙已经全面建立起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保护体系,变成百姓看得见、走得进、摸得着的“民城墙”,成为南京文物保护利用的一个范本。

  南京有着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雨花台烈士陵园、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渡江胜利纪念馆等红色场馆,见证了无数仁人志士和革命先烈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所付出的英勇牺牲与不懈努力。这些红色基因,是南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2016年4月6日,由省委宣传部、市委宣传部组织创作,南京市话剧团制作演出的大型原创史诗话剧《雨花台》正式启动全国高校巡演。雨花英烈事迹所蕴含的“信仰、忠诚、为民、担当”的红色文化基因,经过主创人员的精心创作和不断打磨,凝结成一部舞台艺术精品,累计演出上百场,观众达十余万人次。雨花英烈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通过话剧舞台的震撼呈现,直抵观众心灵深处。2017年,话剧《雨花台》荣获全国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近年来,南京市高度重视红色文化建设,不断创新手段将红色文化资源提炼好、展示好、传承好,为高质量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动力。雨花台烈士陵园、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渡江胜利纪念馆等红色文化场馆,通过更新展陈内容、开展公共教育活动、开发文创产品等形式,让人们在这座英雄之城接受红色文化的精神洗礼。

  满城涌动书香,阅读之美融入城市生活

  借书不用再跑图书馆,在家手机扫码就能点“图书外卖”;新型阅读空间层出不穷,24小时书店让你夜读到天亮;全年2000余场全民阅读品牌活动,带领志同道合的书友共同品读经典……

  在南京,阅读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全市居民综合阅读率连续5年位居全省第一。

  2018年10月,由南京市、区两级图书馆联合推出的“书服到家”南京共享图书馆信用网借平台试运行启动,有了这个“送到家的图书馆”,在家借阅图书就像点外卖一样,足不出户、简单便捷。该平台已整合市、区图书馆约2.8万册藏书资源,基于芝麻信用体系,信用分达到550分以上的读者可以免办证、免押金,享受物流送书上门、全市范围通借通还的纸质阅读新体验。

  时代在变,人们的阅读方式也在悄然改变。为了满足多元化的阅读需求,南京市公共图书馆积极引入互联网技术,不断创新借阅模式:从社区图书分馆到汽车、地铁图书馆,从24小时自助图书馆到“互联网+信用”的网借平台,一本本纸质图书漂流穿梭,把阅读之美传递到城市的每个角落。

  为了给全民阅读提供“阵地支撑”,南京市在创新实体书店业态的同时,积极拓展城市阅读空间,在南京城墙、城市公园、文博场馆、地铁等场所打造了150余处新型阅读空间。一个个集书店、创意馆、咖啡馆、文化讲堂、画廊等多元业态于一体的“文艺书屋”,成为一道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环城七十里的“城墙肚子”里,10家城墙书吧就像一个个饱含书香、墨香、茶香的文化驿站,每年吸引6万余名市民游客在此驻足休憩、品茗读书,感受金陵古韵。

  目前,全市14个公共图书馆全部达到国家一级图书馆标准,市、区两级建成公共图书馆分馆1000余家,24小时自助图书借阅空间40家,16家书店获评“江苏最美书店”……“好读书、读好书”的软硬件配套,让全民阅读的浓浓书香飘满全城。

  文化“走出去”,向世界讲好新时代“南京故事”

  2019年10月3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成为中国第一个获此称号的城市。

  “南京拥有深厚的文学历史,以及中国最好的文学读者群。在我看来,南京为文学创作之城树立了一个理想的榜样。”在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眼中,南京是当之无愧的“文学之都”。这张国际级的城市文化新名片,让南京肩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使命——推动五千年中华灿烂文明“走出去”,融入世界文学城市的大家庭。

  作为“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南京在深度挖掘和精准提炼本土文化元素的同时,寻求南京元素和城市文化的“国际表达”,持续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文交流,向世界讲好新时代的“南京故事”。 

  在米兰的云锦秀,与国际著名设计师合作的时尚云锦华服惊艳米兰时装界;在伦敦打造的“中国盒子”城市客厅,让伦敦市民体验到南京的文创产品和非遗文化;在纽约,“南京新娘”以爱的名义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从2015年开始,世界知名城市“南京周”带着“推动南京走出去”的使命,一年一城漂洋过海,在国际舞台充分展现南京的开放包容和多元文化。

  2019年,迈入第五个年头的“南京周”转型升级为“中国南京周”,首次走进全球创新中心——美国硅谷:拓展格局、构建平台,探索城市推广一体化模式;市区联动、聚焦产业,助力城市创新发展;专业运作、打造品牌,形成可持续的国际传播……2019年南京周(硅谷)服务国家战略与城市发展战略,构建起立体化、多元化的新型城市推广平台,实现了从文化推广到综合城市外宣的跨越。

  2018年5月,2018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以“一带一路”文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和4大板块活动为主体,同步开展了主题论坛、文化展览、文艺演出、文体赛事等近百场活动,为中外嘉宾搭建起多元文化交流互鉴的平台。15年来,这场国际文化交流双年盛会不仅为世界展现了古今交融、开放包容的城市气质,也收获了一系列合作成果和智慧结晶,让南京在与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中,拓展了城市发展的国际视野和合作平台。 

  一部有品质、有温度的“南京故事”,随着“引进来”“走出去”的创新传播,收获越来越多的全球粉丝。(南报融媒体 记者 朱凯 邢虹)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3_副本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