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银行2_fororder_农行 wKgAZV7OJmWASlfCAAFsz0eKZ8E583
“不屈的人类”主题微视频全球网友互动征集启事_fororder_b04e067ebed9be115af9e70d8e325b5江苏银行_fororder_江苏银行_1200x80
南京国博_fororder_国博bannner4
苏州古典园林狮子林_fororder_wKgAZV7jAtiAe7jwAABTgj-R2kk560沙洲优黄_fororder_沙洲优黄_370x80
首页 >> 江苏首页 >> 创新江苏 >> 正文

长江中下游大盾构技术峰会在南京召开

2018-10-22 16:28:16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编辑:罗毅     责编:程茜    

  国际在线江苏频道消息:10月21日,长江中下游大盾构技术峰会在南京开幕。江苏省副省长费高云出席了峰会开幕式,并在会前会见了何华武等院士和专家。费高云感谢各位院士、专家对江苏发展的关心和支持,介绍了江苏省在交通建设领域近年来取得的成绩:“江苏省目前过江通道建成14座,在建4座,2035年规划过江通道45座。伴随着城市和轨道交通发展,江苏对过江通道的需求不断加大,希望通过本次峰会,不断提高大盾构领域的装备水平、施工水平、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交通建设。希望各位院士专家一如既往地关心江苏交通事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并提供有力支持。”

(供稿 创新江苏列表 三吴大地南京 移动版)长江中下游大盾构技术峰会在南京召开

江苏省副省长费高云讲话 乐涛 摄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何华武院士表示:“通过行业内交流研讨、开拓思路,中国在大直径盾构技术领域的优势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有能力建设更多伟大工程。”

(供稿 创新江苏列表 三吴大地南京 移动版)长江中下游大盾构技术峰会在南京召开

参会嘉宾 乐涛 摄

  据悉,这次大盾构技术峰会由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江苏省交通运输厅、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指导,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江苏省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铁路(轨道)分会、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承办。西南交通大学、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等10家单位协办。峰会围绕“生态优先,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新发展;绿色建造,引领过江通道建设技术新高度;跨江融合,交通先行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主旨,报告我国长长江中下游大盾构隧道施工全领域最新进展,并就水下长江中下游大隧道盾构技术创新与前沿技术等热点开展学术交流和技术研讨。

  何华武担任本次技术峰会主席,他表示,江苏省经济基础雄厚,交通条件便利,综合交通规划不断优化完善,在过江通道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会钱七虎、梁文灏、王复明、邓铭江等院士专家都是各专业领域的带头人,在大盾构技术上取得了瞩目成果。希望江苏省立足实际,加强过江隧道的建设,中国工程院与设计、施工、装备等各单位,将积极支持水下隧道的建设发展,为江苏省高质量发展做贡献。

(供稿 创新江苏列表 三吴大地南京 移动版)长江中下游大盾构技术峰会在南京召开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何华武院士致辞 乐涛 摄

  此外,共有来自相关科研院校、行业协会、政府机构和企业的专家学者等500余位业内嘉宾,现场聆听了6场主旨报告、11场专题报告。会议期间嘉宾们还参观了南京长江隧道和正在建设的长江第五大桥夹江隧道施工现场。

(供稿 创新江苏列表 三吴大地南京 移动版)长江中下游大盾构技术峰会在南京召开

峰会现场 乐涛 摄

  据了解,江苏沿江各地跨江交通需求呈现极速增长态势,2007年公路过江年平均日交通量为22万辆,到2017年已增至65万辆,增长近3倍。《江苏省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运输走廊规划(2018-2035)》中提出,江苏省加快长江过江通道建设,至2020年,全省过江通道数量达17座。至2025年,已建和在建过江通道数量达30座,过江通道瓶颈基本缓解。至2035年,已建和在建过江通道数量达36座,长江两岸相邻县级节点基本实现直连快通。98公里的长江南京段上,共将有24座过江通道,占了江苏省过江通道一半以上,平均每4公里就有一座。其中道路过江通道14条,除了已建成的6条、正在建设的有2条,即中铁十四局施工的南京五桥夹江隧道、和燕路过江隧道,年底还有2条将陆续开工,多条过江通道前期工作正在开展。在长江二桥与三桥间穿越主城区的29公里水域,就分布了15座过江通道,平均不到2公里就有一处通道可过江,其中还包括大量的免费过江通道。南京过江通道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代,其中一些选择盾构隧道的方式。(文 孙锋 刘福昌 编辑 顾红艳)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右上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190918174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