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银行2_fororder_农行 wKgAZV7OJmWASlfCAAFsz0eKZ8E583
“不屈的人类”主题微视频全球网友互动征集启事_fororder_b04e067ebed9be115af9e70d8e325b5江苏银行_fororder_江苏银行_1200x80
南京国博_fororder_国博bannner4
苏州古典园林狮子林_fororder_wKgAZV7jAtiAe7jwAABTgj-R2kk560沙洲优黄_fororder_沙洲优黄_370x80
首页 >> 江苏首页 >> 县域经济 >> 正文

撬动校友经济 南京如何发力

2018-06-13 09:50:08    来源:南京日报     编辑:穆菁     责编:程茜    

  原标题:撬动校友经济,南京如何发力

  2017年,武汉探索校友经济模式,一年中,校友项目签约金额达1.3万亿元;5月,西安也积极复制校友经济,举办“梦回长安—百万校友回归”活动……校友经济已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城市的重视和关注。

  在实施“两落地一融合”工程的基础上,南京如何开发校友资源、撬动校友经济,成为南京建设创新名城的重要课题。

  一批在宁高校校友在南京创业创新

  南京是科教兴盛、人文荟萃的宝地,也是中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拥有53所大学、83万在校大学生。不少在宁高校的毕业生首选工作地就是南京,更有一大批校友积极在南京创业创新。

  江苏中路交通科学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张志祥是上世纪90年代的东大毕业生,他的团队参与了不少南京项目。像此次长达27个月的南京长江大桥封闭维修,他们为大桥设计了新的人行步道方案,由新型树脂材料取代原有的石砖,不仅耐久性、保鲜度更好,而且铺装时间只有石砖的1/3。张志祥告诉南京日报记者,目前创业团队有200多人,高管几乎都来自东大。

  在南京麒麟高新区的一栋写字楼里,有一个中德科技创新中心,仅一年时间,这里就集聚了德国海归创办的20多家科技型企业。一个月前,中心创始人,南大校友、中德科技创新联盟主席唐志红飞来南京,除了参加南大校庆,还在张罗比利时人工智能研究院等项目落户南京。

  南大校友总会秘书长张锁庚告诉南京日报记者,在众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因素中,人才无疑是重中之重。据初步统计,南大在南京创业创新的校友最起码有五六万人。

  武汉西安校友经济引来多城借鉴

  校友经济,顾名思义是以母校和校友为载体,通过校友与母校之间天然的纽带,长期不断循环推动相关经济活动的发展。

  市121推进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武汉、西安的校友经济发展势头迅猛,5月中旬,他们曾组团专门赴两地调研学习。

  据介绍,两地通过打造校友经济,不仅带来了大量投资,更为大学生留在这个城市提供了更多载体平台,激发了城市发展新活力。

  比如,武汉统筹整合武汉海外人才工作站等资源力量,充分依托各在汉高校校友总会分支机构、武汉海外人才工作站和海内外社团组织,加强与海内外校友的广泛联系,在全球主要国家城市设立一批“武汉校友工作站”,通过校友之间的联动、带动,将分布海外的武汉“校友圈”打造为校友联络站、服务站。

  据介绍,武汉、西安的校友经济模式已吸引多个城市复制。比如,成都明确提出“蓉归故里”计划,沈阳开展了“三引三回”活动(即引老乡回家乡、引校友回沈阳、引战友回驻地活动)。

  建设创新名城,应更多挖掘南京校友力量

  积极利用高校丰富的校友资源,推动和支持高校校友在南京创办科技型企业、新型研发机构,共同推动校友经济、院士经济、教授经济发展,是我市“两落地一融合”工程的重要内容。

  南京与在宁高校“两落地一融合”工程启动半年多来,已有123家新型研发机构落户南京。推动校友经济发展,是南京市在联手高校建立新型研发机构基础上的又一创新延伸。

  “推动校友经济发展是个双赢的举措,南大校友总会必须不遗余力。”张锁庚告诉南京日报记者,南京市委一号文出来后,他们加大了联络力度。最近,江北新区南大校友会刚刚成立,明确其重要工作就是推动校友经济,引导更多南大校友在江北新区创业创新。

  东大校友总会秘书长姚志彪表示,东大在全球约有31万校友,最近东大校庆活动,全球100个左右的校友会来了86个负责人,总会专门组织他们到江宁区实地考察,并开展了南京创业创新政策推介。对于如何发展校友经济,姚志彪建议市政府与各高校校友总会成立联合机构,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建立统一的信息报送渠道,从而快速有效地开展校友工作。此外,政府和园区举办招商活动时,可组团拜访当地的校友会,做好园区和校友项目的对接等工作。

  南京日报记者了解到,南京市正在筹备校友经济大会,同时借鉴武汉、西安等地成熟做法,进一步挖潜校友经济,助力创新名城建设。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右上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190918174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