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银行2_fororder_农行 wKgAZV7OJmWASlfCAAFsz0eKZ8E583
“不屈的人类”主题微视频全球网友互动征集启事_fororder_b04e067ebed9be115af9e70d8e325b5江苏银行_fororder_江苏银行_1200x80
南京国博_fororder_国博bannner4
苏州古典园林狮子林_fororder_wKgAZV7jAtiAe7jwAABTgj-R2kk560沙洲优黄_fororder_沙洲优黄_370x80
首页 >> 江苏首页 >> 教育 >> 正文

江苏教育与产业界在中国药科大学举行首场对接

2017-12-29 17:31:46    来源:国际在线     编辑:罗毅     责编:石丽敏    

  国际在线江苏频道消息:12月29日,由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办,中国药科大学、江苏省医健产业联盟承办的江苏教育界与产业界首场对话对接活动—药业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峰会在中国药科大学江宁校区举行。江苏省副省长王江出席活动并发表讲话,中国药科大学党委书记徐慧致欢迎辞,德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药科大学校长来茂德作主旨报告。江苏省药学类教育的高校领导、相关学科负责人,南京、苏州、泰州、连云港、无锡、徐州、常州、南通的八大医药产业基地(园区),江苏省医药企业,医院等单位代表以及医药行业协会、学会负责人等共计300余人齐聚一堂,全方位探讨药业产学研协同创新深度融合和服务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径。大会由江苏省教育厅厅长、党组书记、省委教育工委书记葛道凯主持。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22904

会议现场。杨敬强 摄

  此次药业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峰会是整个江苏教育界与产业界对话对接系列的首场活动,旨在展示江苏省高等药学教育对产业界的贡献,分享药学类高校对产业发展趋势的见解,传达产业界对高等药学教育学科和药学专业改革发展的要求。峰会由大会主题报告、校企科技合作项目签约仪式、《江苏省高等药学教育与医药产业协同发展报告》(白皮书)和《2018-2020江苏省医药产业与教育协同行动计划》发布仪式、“产教协同育人”和“产教协同创新”分会等组成。

  江苏省副省长王江在讲话中指出,对话对接活动是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一要深刻把握企业和高校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定位。二要加快推动高校科教融合优势向经济发展优势的转化,要从追赶者转变为并行者、领跑者,把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摆上突出位置,要从要素驱动转变为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着力完善有利于原始创新、科教融合的制度安排,释放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创新激情;要从数量导向转变为质量和贡献导向,研究方向更多地与企业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起来,论文要写到企业去、写到产品上、写到产业中。三要努力实现教育界与产业界在对话对接中互利共赢。高等教育只有真正与经济社会发展建立良性互动机制,贴紧靠实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才有自身存在的价值,才能获得日益丰富的发展资源。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22906

江苏省副省长王江讲话。崔嘉跃 摄

  王江强调,当前江苏高等教育基本实现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下一步要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加快成为催化产业技术变革、加速创新驱动的策源地,真正发挥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引领作用。王江希望江苏产业界与教育界携起手来,加快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也希望江苏省教育厅和相关部门进一步探索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政策、途径和模式,为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药科大学党委书记徐慧在致辞中说,医药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其高技术、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的特征,对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需要坚定推进高等药学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此次“江苏教育界与产业界对话对接活动—药业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峰会”的举办,为教育界和医药产业界搭建了“零距离”沟通和无缝隙对接的桥梁,这对高校来说,有利于精准对接产业界需求、精准发力内涵建设、精准施策产学研合作,以高等药学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江苏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22907

中国药科大学党委书记徐慧致欢迎辞。杨敬强 摄

  会上,德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药科大学校长来茂德作了题为《促进医药产教融合 探索校企合作新路》的主旨报告。来茂德指出,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苏省药学教育事业与医药产业发展齐头并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为守护人民健康构筑了全方位的药品产业体系。但是在医药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当前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已是当前推进医药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2017年9月,中国药科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作为教育部唯一一所药学类全国重点大学,身处江苏大地,身处国内新药研发的第一线、人才培养的最前沿,具有完整的新药研发产业链和全方位的人才培养体系。一直以来,中国药科大学主动对接江苏医药产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着力推进科研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探索出了一条“药大特色、服务江苏、共生共赢”的校企协同之路。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校成为服务江苏医药经济发展、推动江苏产业升级的“动力源”。中国药科大学先后与南京市政府、泰州医药城、无锡马山工业园等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创新探索出独具匠心的“企业驻校”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实现“企业进高校”和“服务入企业”的“零距离”对接转化。恒瑞医药、圣和药业等多家省内龙头药企在中国药大校园内组建新药研发“产学研”联盟,解决企业新药研发和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关键技术瓶颈,产生多项重大科技及应用成果。学校连续4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2016年与恒瑞医药合作研发的成果“复杂结构天然产物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及其产业化”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据统计,近5年来中国药科大学技术开发和服务合同数1178个,总金额达到3.81亿元,占江苏省高校医药类合同总金额近60%。与恒瑞医药合作研发的“盐酸伊立替康注射液”先后通过美国FDA认证,近3年为恒瑞医药带来超过10亿元的销售收入,“长春瑞滨注射液”成为第2个通过美国FDA认证的注射剂。

  二是学校成为支持江苏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库”。中国药科大学每年有超过40%的毕业生留在江苏医药行业工作。学校先后与先声药业、万邦生化、正大天晴、金陵药业等20多家省内企业共建“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卓越制药工程师教育计划”的校企合作办学基地,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开展大学生实践和创新创业教育。学校每年还为江苏省食品药品系统监管干部、执业药师等相关人员培训上万人次。

  在与会领导和代表的共同见证下,大会举行了《江苏省高等药学教育与医药产业协同发展报告》(白皮书)发布仪式。

  近年来,江苏的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企业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创新药申报数量均达到全国的三分之一左右,列全国之首。高校作为人才第一资源、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和文化第一软实力这“四个第一”的重要结合点,学科优势突出,高端人才集聚,各类信息汇聚,创新要素集中,科研成果丰硕,国际交流频繁,这些都为高等药学教育的协同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和广阔的舞台。

  截至2016年底,江苏省开设高等药学教育的高校共计61所。《江苏省高等药学教育与医药产业协同发展报告》(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在江苏省医药产业发展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对已反馈的51家江苏高校进行统计,分别概述了江苏省医药产业发展及高等药学教育实施情况,并从产教融合规模变化、创新能力发展程度以及融合结果匹配程度等角度探究二者的协同作用。此外,《白皮书》还以中国药科大学的药学教育现状为例,具体分析总结了江苏省医药产业与药学教育融合的现状及问题。

  除此之外,峰会上还举行了南京大学与南京江北新区管委会,东南大学与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中国药科大学与江苏亚邦强生药业有限公司、江苏澳肽信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以及南京中医药大学与南京江北新区管委会、江苏艾兰得营养品有限公司等校企(产)科技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22908

  校企(产)科技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杨敬强 摄

  峰会前后,作为大会承办方之一的中国药科大学,还举行了“江苏省大学生医药专场招聘会”“重大新药创制学术交流周”等活动,校方一方面邀请全国知名医药类企事业单位来江苏招聘,满足医药行业对药学专业人才的旺盛需求,另一方面汇聚国内外医药界知名专家学者“把脉”重大新药创制最新进展情况,讲述医药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和企业管理经验,为广大师生献上了一场场学术盛宴。(供稿 中国药科大学 姜晨 编辑 顾红艳)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右上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190918174517